半三不四
【拼音】:bàn sān bù sì
【注音】:ㄅㄢˋㄙㄢㄅㄨˋㄙˋ
【词性】:成语。
【简体】:半三不四
【繁体】:半三不四
词语解释谓心神不定,无精打采。半三不四[bànsānbùsì]⒈谓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引证解释⒈谓心神不定,无精打采。引《西湖二集·李凤娘酷妒遭天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
综合释义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半三不四[bànsānbùsì]形容失魂落魄,无精打采的样子。《西湖二集.卷五》:「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
国语辞典形容失魂落魄,无精打采的样子。半三不四[bànsānbùsì]⒈形容失魂落魄,无精打采的样子。引《西湖二集·卷五》:「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成语解释半三不四
辞典修订版形容失魂落魄,无精打采的样子。《西湖二集.卷五》:「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
出处《西湖二集·李凤娘酷妒遭天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
其他释义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读音:bàn
[bàn]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sì
[sì]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