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救人
【拼音】:cóng jǐng jiù rén
【注音】:ㄘㄨㄥˊㄐ一ㄥˇㄐ一ㄡˋㄖㄣˊ
【词性】:成语。
【简体】:从井救人
【繁体】:從井救人
词语解释从井救人cóngjǐng-jiùrén。(1)跃身入井,以救他人。比喻做事无益于人,自己反而受到损害。也指愚蠢的举动。
基础解释跃身入井,以救他人。比喻做事无益于人,自己反而受到损害。也指愚蠢的举动。
引证解释⒈意谓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原用以比喻对别人并无好处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为。后亦用以比喻冒极大危险去拯救别人。引语本《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从之也?”《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那岸上看的人,虽然有救捞之念,只是风水利害,谁肯从井救人。”清孔尚任《桃花扇·却奁》:“我虽至愚,亦不肯从井救人。”章炳麟《革命道德说》:“昔华盛顿拯一溺儿,跃入湍水,盖所谓从井救人者。”
综合释义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那岸上看的人,虽然有救捞之念,只是风水利害,谁肯~。◎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
网友释义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论语·雍也》
国语辞典跳到井里,去救落井的人。语本《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比喻做损己而无益于人的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圆老一段好意,也还不可激烈;我虽至愚,亦不肯从井救人。」《镜花缘.第七一回》:「即使草木有灵,亦决不肯自戕其生,从井救人。」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跳到井里,去救落井的人。语本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比喻做损己而无益于人的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圆老一段好意,也还不可激烈;我虽至愚,亦不肯从井救人。镜花缘˙第七十一回:即使草木有灵,亦决不肯自戕其生,从井救人。
出处《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其他释义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1.每当有意外灾难时,往往有些从井救人的义士前往搭救遇难者。
2.俗话说:“从善如登,从井救人”,他就是例子。
3.从井救人,同扬汤止沸一样愚蠢。
4.每当有意外灾难时,往往有些从井救人的义士前往搭救遇难者。【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5.俗话说:“从善如登,从井救人”,他就是例子。【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87514/】
6.那岸上看的人,虽然有救捞之念,只是风水利害,谁肯从井救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
读音:cóng
[cóng]
[ cóng ]1.依顺:顺~。盲~。~善如流。
2.采取,按照:~优。
3.跟随:愿~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仆~。
5.参与:~业。~政。投笔~戎。
6.由,自:~古至今。~我做起。
7.次要的:主~。~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
[ zòng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读音:jǐng
[jǐng]
(1)(名)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一口~|双眼~。
(2)(名)形状像井的:矿~|油~|盐~|竖~|探~|渗~|天~。
(3)(名)二十八宿之一。
(4)(名)(Jǐnɡ)姓。
(5)(形)形容整齐:~然|~~有条。
读音:jiù
[jiù]
(1)(动)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命|挽~|营~|搭~|抢~|一定要把他~出来。
(2)(动)援助人、使物免于(灾难、危险):~亡|~荒|~灾|~急。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