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
【拼音】:tōng dé
【注音】:ㄊㄨㄥㄉㄜˊ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德(左右结构)
1.通德绍渊源敦兄事而得师资义关春秋光赤汉,淮扬敢保障固南天以恹北地誓收幽蓟饮黄龙。
2.你精通德文,要把这段文字译成汉语,那当然是易如反掌的事啰!
3.南至碓臼石二十里,通德胜、贤庄、灰岭三口。
4.伏羲台是伏羲氏的生息之地,他曾于此继天立极,通德类情,开天明道。
5.悉尼唐人街德信街南端牌楼外侧“通德履信”。
6.牌楼上分别写有“通德履信”和“四海一家”。
7.根据史料记载,刚开始有人告诉朱元璋他家的祖陵在句容通德乡朱家巷,朱元璋信以为真,即“命筑万岁山,有司修砌路,太祖躬临拜祭”。
8.到后来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徵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封禅篇》)。
9.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10.悉尼唐人街德信街南端牌楼外侧“通德履信”。(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114271/)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读音:dé
[dé]
(1)(名)好的品行:美~。
(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