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中空亡
【拼音】:xún zhōng kōng wáng
【注音】:ㄒㄨㄣˊㄓㄨㄥㄎㄨㄥㄨㄤˊ
词语解释古代用干支纪日,十干配十二支,一旬中余二支,称“旬中空亡”。迷信认为是凶辰。旬中空亡[xúnzhōngkōngwáng]⒈古代用干支纪日,十干配十二支,一旬中余二支,称“旬中空亡”。迷信认为是凶辰。
引证解释⒈古代用干支纪日,十干配十二支,一旬中余二支,称“旬中空亡”。迷信认为是凶辰。引《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宋武帝禄与命并当空亡”元胡三省注:“甲子旬戌亥,甲戌旬申酉,甲申旬午未,甲午旬辰巳,甲辰旬寅卯,甲寅旬子丑,谓之旬中空亡。”
网络解释旬中空亡古代用干支纪日,十干配十二支,一旬中余二支,称'旬中空亡'。迷信认为是凶辰。
综合释义古代用干支纪日,十干配十二支,一旬中余二支,称“旬中空亡”。迷信认为是凶辰。《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宋武帝禄与命并当空亡”元胡三省注:“甲子旬戌亥,甲戌旬申酉,甲申旬午未,甲午旬辰巳,甲辰旬寅卯,甲寅旬子丑,谓之旬中空亡。”旬中空亡[xúnzhōngkōngwáng]
汉语大词典古代用干支纪日,十干配十二支,一旬中余二支,称“旬中空亡”。迷信认为是凶辰。《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宋武帝禄与命并当空亡”元胡三省注:“甲子旬戌亥,甲戌旬申酉,甲申旬午未,甲午旬辰巳,甲辰旬寅卯,甲寅旬子丑,谓之旬中空亡。”
其他释义1.古代用干支纪日,十干配十二支,一旬中余二支,称'旬中空亡'。迷信认为是凶辰。
读音:xún
[xún]
(1)(名)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刊|~日。
(2)(名)十岁为一旬。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kōng,kòng
[kōng]
[ kōng ]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
[ kòng ]1. 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
3. 亏欠:亏空。
读音:wáng,wú
[wáng]
[ wáng ]1. 逃:逃亡。流亡。
2.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3. 死:伤亡。死亡。
4.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 wú ]1. 古同“无”,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