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夺农时
【拼音】:bùduónóngshí
【词性】:成语。
【简体】:不夺农时
【繁体】:不奪農時
【拼音】:bùduónóngshí
词语解释夺:侵占,耽误。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同“不违农时”。成语解释不夺农时
网友释义不夺农时拼音是bùduónóngshí,典故出处是《旧唐书·李密传》。
辞典修订版不耽误农事生产的各个阶段。《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也作「不违农时」。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不耽误农事生产的各个阶段。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亦作不违农时。
其他释义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同“不违农时”。
1.初年孟月,春作方兴,不夺农时,宜知其速。
2.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
3.可以说,贞观时期的减免租税,不夺农时;发展经济,百姓安居的政治经济局面的出现,和李世民的“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4.在征发力役时,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不夺农时造句
读音:bù
[bùduónóngshí]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duó
[]
(1)(动)强取;抢:~取。
(2)(动)争取得到:~高产。
(3)(动)作决定:定~。
(4)(动)使失去:剥~。
(5)(动)失去;脱漏(文字):讹~。
(6)(动)冲:~门而入。
读音:nóng
[]
(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
(2)(名)农民:~会|~协|~夫|~妇。
(3)(名)(Nónɡ)姓。
读音:shí
[]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