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
【拼音】:dì zhì gòu zào
【简体】:地质构造
【繁体】:地質構造
1.主要分析了在火成岩地质构造下,瓦斯与冲击矿压的关系及火成岩型冲击矿压的发生机理。
2.沙莰基隆起形成于三个地质板块的的交叉点上,通常被科学家称为三向连接的地质构造。那里的地壳很薄,带有靠近海面的岩浆。
3.地质研究显示,尽管色丹岛已经历了多个海啸,但扮演地表塑造工作的更有可能是风雨和地质构造。
4.本文在蒐集大量地质和地震活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及邻近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的特征。
5.对于地下复杂的地质构造,地震反射波法比折射波法能够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地下信息。
6.虽然对这颗巨大卫星的了解不断加深,但仍有很多有关其地质构造和大气层的东西等待科学家去发现。
7.几个原因导致欧洲页岩气上的成本更高。首先,欧洲的地质构造不占优势:其页岩分布在地下更深层,较难提取。
8.国家公园可以让人看到最奇妙的时间烙印,无论是就那些近代历史事件而言,还是从类似大峡谷这样的地质构造而言。
9.它是由喜马拉雅的地质构造和季风体系联合造成的。
10.印度尼西亚群岛有很多活火山,横跨于地质构造断层带,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火山带。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读音:zhì
[zhì]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
读音:zào
[zào]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