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舅金奴
【拼音】:wū jiù jīn nú
【注音】:ㄨㄐ一ㄡˋㄐ一ㄣㄋㄨˊ
【词性】:成语。
【简体】:乌舅金奴
【繁体】:烏舅金奴
词语解释乌舅:乌臼子油;金奴:指油灯。讥讽吝色的人⒈乌桕子油和油灯。用以讥讽吝啬者。成语解释乌舅金奴
基础解释出自宋·陶谷《清异录·器具》:“一旦黄昏急须烛,唤小黄门:‘掇过我金奴来。’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网友释义江南烈祖一向十分节俭,寝宫里不点脂烛灯,只点灌舅子油的乌舅灯。桌上有一个五尺高的捧烛铁人,是杨氏时的马厩中用的。一天黄昏天暗需要点灯时,烈祖叫手下捧这个叫金奴的铁人来。手下人偷偷说:“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辞典修订版古有富人素节俭,仅以乌桕子所榨之油照明,呼为「乌舅」。其案上置人形铁质烛台,高尺五。一日黄昏,急须烛,唤仆:「掇过我金奴来。」其左右之人因窃相传:「乌舅金奴,正好作对。」见宋.陶谷《清异录.器具.乌舅金奴》。后遂以乌舅金奴讥讽吝啬的人。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古有富人素节俭,仅以乌□子所榨之油照明,呼为「乌舅」。其案上置人形铁质烛台,高尺五。一日黄昏,急须烛,唤仆:「掇过我金奴来。」其左右之人因窃相传:「乌舅金奴,正好作对。」见宋.陶谷.清异录.器具.乌舅金奴。后遂以乌舅金奴讥讽吝啬的人。
出处宋·陶谷《清异录·器具》
其他释义乌桕子油和油灯。用以讥讽吝啬者。
读音:wū,wù
[wū]
[ wū ]黑色的:乌发、乌木、乌云。
乌鸦:月落乌啼。
[ wù ][乌拉]同“靰鞡”。
读音:jiù
[jiù]
(1)(名)舅父:大~|二~。
(2)(名)妻的弟兄:妻~。
(3)(名)〈书〉丈夫的父亲:~姑。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nú
[nú]
(1)(名)受剥削阶级压迫、剥削、役使而没有自由的人:家~|农~|亡国~。
(2)(名)青年女子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家。
(3)(动)像对待奴隶一样地蹂躏、使用:~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