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漏
【拼音】:shuǐ lòu
【注音】:ㄕㄨㄟˇㄌㄡˋ
【结构】:水(独体结构)漏(左右结构)
【简体】:水漏
【繁体】:水漏
词语解释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盛水于铜壶,壶内置一刻有度数之箭,壶底有小孔,水下漏,视度数变化以计时。水漏[shuǐlòu]⒈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盛水于铜壶,壶内置一刻有度数之箭,壶底有小孔,水下漏,视度数变化以计时。
引证解释⒈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盛水于铜壶,壶内置一刻有度数之箭,壶底有小孔,水下漏,视度数变化以计时。参见“漏壶”。引《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挈壶氏”唐孔颖达疏:“壶,盛水器也。世主挈壶水以为漏……刻,谓置箭壶内,刻以为节而浮之水上,令水漏而刻下,以记昼夜昏明之度数也。”《新唐书·历志三上》:“观晷景之进退,知轨道之升降。轨与晷名舛而义合,其差则水漏之所从也。总名曰轨漏。”
网络解释水漏水漏是汉语词语,读音shuǐlòu,指古代的一种计时器。
综合释义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盛水于铜壶,壶内置一刻有度数之箭,壶底有小孔,水下漏,视度数变化以计时。《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挈壶氏”唐孔颖达疏:“壶,盛水器也。世主挈壶水以为漏……刻,谓置箭壶内,刻以为节而浮之水上,令水漏而刻下,以记昼夜昏明之度数也。”《新唐书·历志三上》:“观晷景之进退,知轨道之升降。轨与晷名舛而义合,其差则水漏之所从也。总名曰轨漏。”参见“漏壶”。水漏[shuǐlòu]古代记时的器具。壶中盛水,滴漏不绝,按其刻度,以计时间。
汉语大词典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盛水于铜壶,壶内置一刻有度数之箭,壶底有小孔,水下漏,视度数变化以计时。《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挈壶氏”唐孔颖达疏:“壶,盛水器也。世主挈壶水以为漏……刻,谓置箭壶内,刻以为节而浮之水上,令水漏而刻下,以记昼夜昏明之度数也。”《新唐书·历志三上》:“观晷景之进退,知轨道之升降。轨与晷名舛而义合,其差则水漏之所从也。总名曰轨漏。”参见“漏壶”。
国语辞典古代记时的器具。壶中盛水,滴漏不绝,按其刻度,以计时间。水漏[shuǐlòu]⒈古代记时的器具。壶中盛水,滴漏不绝,按其刻度,以计时间。德语Stundenglas(S)
其他释义1.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盛水于铜壶,壶内置一刻有度数之箭,壶底有小孔,水下漏,视度数变化以计时。
1.水泵不吸水或不排水其原因多为底阀卡死,滤水部分淤塞,吸水高度太高或吸水漏气。
2.但是走到最后的时候,它还是觉得难过,因为它又那半罐子水漏出来了,水罐再次为自己的过失向挑水工道歉。
3.但是走到最后的时候,它还是觉得难过,因为它又把半罐子的水漏出来了。水罐再次为自己的过失向挑水工道歉。
4.空冷器我们已经一段时间不用了,因为里边腐蚀严重并有大量水漏出。
5.在进行打压试验时,最好在现场看一看,以打压合格为宜,避免留下渗水、漏水、洇水的后患。
6.在进行打压试验时,您最好在现场看一看,以打压合格为宜,避免留下渗水、漏水、洇水的后患。
7.然而,开放式的步入淋浴设计上有点缺陷,水漏到整个主浴室,有点不好。
8.整个系统是不透水的,这样才能避免这些含有氯的水漏出去污染大自然。
9.无奈之下,李女士只好自己掏钱买了一张大雨布,遮在房顶上面,先暂时不让雨水漏进去,其他的等天晴后再说。
10.杯子破了,水漏光了,感觉也漏光了。一块蓝色的玻璃碎片在青草丛中闪烁。莫言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读音:lòu
[lòu]
(1)(动)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2)(动)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锅~了|那间房子~了。
(3)(名)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尽更深。
(4)(名)泄漏:走~风声。
(5)(名)遗漏:挂一~万|这一行~了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