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天际地
【拼音】:jí tiān jì dì
【注音】:ㄐ一ˊㄊ一ㄢㄐ一ˋㄉ一ˋ
【词性】:成语。
【繁体】:極天際地
词语解释形容十分盛大。谓无所不至,无所不到。极天际地[jítiānjìdì]⒈形容十分盛大。谓无所不至,无所不到。
引证解释⒈形容十分盛大。引《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羣臣表奏献帝,颂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据卿之功,极天际地,无可比者。”⒉谓无所不至,无所不到。引明袁宗道《读<中庸>》:“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则极天际地不止中国矣。”⒈形容十分盛大。引《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羣臣表奏献帝,颂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据卿之功,极天际地,无可比者。”⒉谓无所不至,无所不到。引明袁宗道《读<中庸>》:“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则极天际地不止中国矣。”成语解释极天际地
综合释义形容十分高大。司马氏功德弥隆,~,可即皇帝正位,以绍魏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
汉语大词典(1).形容十分盛大。《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献帝,颂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据卿之功,极天际地,无可比者。”(2).谓无所不至,无所不到。明袁宗道《读〈中庸〉》:“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则极天际地不止中国矣。”
出处《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其他释义形容十分高大。
1.极天际地的一声大响!仿佛是雷,又仿佛是嘶吼。
2.革命烈士的精神极天际地,充塞宇宙。
3.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献帝,颂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
4.司马氏功德弥隆,极天际地,可即皇帝正位,以绍魏统。
5.其功德极天际地,虽伊,周不能及。
6.司马氏功德弥隆,极天际地,可即皇帝正位,以绍魏统。(https://www.chazidian.com/zj-113797/造句)
7.极天际地的一声大响!仿佛是雷,又仿佛是嘶吼。[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jí
[jí]
(1)(名)顶点;尽头:登峰造~|无所不用其~(用尽可能使用的各种手段)。
(2)(名)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北~|阴~|阳~。
(3)(动)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一时之盛。
(4)(形)最终的;最高的:~度|~端|~量。
(5)(副)表示达到最高度:~重要|~少数。注意:~重要|~少数。注意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jì
[jì]
(1)(名)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边~|分~|天~|一望无~。
(2)(名)里边;中间:脑~|胸~。
(3)(名)彼此之间:国~|星~旅行。
(4)(名)时候:正当革命胜利之~。
(5)(名)正当(指时机、境遇):~此盛会。
(6)(名)遭遇:遭~|~遇。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