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
【拼音】:sì cǎo
【注音】:ㄙˋㄘㄠˇ
【词性】:名词。
【结构】:饲(左右结构)草(上下结构)
【繁体】:飼草
词语解释饲草sìcǎo。(1)用来喂牲口的草。饲草[sìcǎo]⒈用来喂牲口的草。英foragegrass;
基础解释用来喂牲口的草。
引证解释⒈喂牲畜的草料。引《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8期:“必须对本地、本社农民所需要的饲草、燃料和生活习惯,通盘加以筹划。”
网络解释饲草饲草是指茎叶可作为食草动物饲料的草本植物。饲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成为饲养家畜的首选。饲草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经济效益的高低,需加以重视。
综合释义喂牲畜的草料。《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8期:“必须对本地、本社农民所需要的饲草、燃料和生活习惯,通盘加以筹划。”
其他释义1.喂牲畜的草料。
1.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2.采用铡碎饲草时,瘤胃发酵模式有微小改善。
3.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的农民晾晒饲草,为春季牲畜接羔做准备。
4.今后,需要深入开展冬闲田饲草开发、作物与牧草间种套种、人工草地示范基地建设以及草业科学研究工作。
5.叶子可作饲草喂牲口,高粱穗脱粒以后所剩的苗子还可以制作笤帚、扫帚、炊帚,真可谓全身是宝。
6.标准化养殖技术,重点推广应用饲草青贮技术和种羊、育肥羊预混料、蛋白浓缩料、羔羊全价料。
7.我突然辨认出来,苜蓿,紫花苜蓿,黄花苜蓿都是高蛋白的饲草,其嫩芽是很好的蔬菜,无论是水焯了凉拌,还是嫩炒,或是水焯后做馅,都很好吃。
8.牧草灌溉制度是指牧草在一定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条件下,为保证饲草料种植地土壤水分的适时供给并获得稳产高产所确定的灌溉定额、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
9.目前,各地已累计投入救灾资金三千五百多万元,发放面粉和大米两百余吨,棉衣被等御寒物资四万套,运送燃煤一千吨,拉运饲草料五千二百多吨。
10.原料及市场:全市秸秆、饲草、精饲料资源丰富,并具有肉牛养殖规模和饲养经验。
读音:sì
[sì]
(1)喂养。
(2)(动)喂养:~养|~育。
(3)(名)饲料:~料|青~料。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