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柰
【拼音】:èr nài
【注音】:ㄦˋㄋㄞˋ
【结构】:二(独体结构)柰(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指白柰与赤柰。柰,即花红。二柰[èrnài]⒈指白柰与赤柰。柰,即花红。
引证解释⒈指白柰与赤柰。柰,即花红。引《文选·潘岳<闲居赋>》:“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曜丹白之色。”李善注引《广志》曰:“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
网络解释二柰指白柰与赤柰。柰,即花红。《文选·潘岳<闲居赋>》:“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曜丹白之色。”李善注引《广志》曰:“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
综合释义指白柰与赤柰。柰,即花红。《文选·潘岳<闲居赋>》:“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曜丹白之色。”李善注引《广志》曰:“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
其他释义1.指白柰与赤柰。柰,即花红。
读音:èr
[èr]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读音:nài
[nài]
古书上指一种类似花红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