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弦
【拼音】:gōu xián
【注音】:ㄍㄡㄒ一ㄢˊ
【结构】:钩(左右结构)弦(左右结构)
【简体】:钩弦
【繁体】:鉤弦
词语解释1.射箭挽弦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2.见'钧弦'。钩弦[gōuxián]⒈射箭挽弦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⒉见“钧弦”。
基础解释射箭挽弦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
引证解释⒈射箭挽弦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引《诗·小雅·车攻》“决拾既佽”毛传:“决,鉤弦也。”朱熹集传:“决,以象骨为之,著於右手大指,所以鉤弦开体。”⒉见“钧弦”。
网络解释钩弦钩弦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ōuxián,指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
综合释义射箭挽弦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诗·小雅·车攻》“决拾既佽”毛传:“决,鉤弦也。”朱熹集传:“决,以象骨为之,著於右手大指,所以鉤弦开体。”见“钧弦”。射箭时挽弦的工具。《诗·小雅·车攻》“决拾既佽”毛传:“决,钩弦也。”朱熹集传:“决,以象骨为之,著於右手大指,所以钩弦开体。”
汉语大词典(1).射箭挽弦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诗·小雅·车攻》“决拾既佽”毛传:“决,钩弦也。”朱熹集传:“决,以象骨为之,著于右手大指,所以钩弦开体。”(2).见“钧弦”。
国语辞典射箭时挽弦的工具。钩弦[gōuxián]⒈射箭时挽弦的工具。
读音:gōu
[gōu]
(1)(名)(~儿)钩子:秤~儿|钓鱼~儿|火~子。
(2)(名)(~儿)汉字的笔画;附在横、竖等笔画的末端;成钩形。形状是“亅、乛、乚”。
(3)(名)(~儿)钩形符号;形状是“√”;一般是用来标志内容正确的文字、算式或合格的事物;旧时也指勾除或删除的符号。
(4)(动)使用钩子搭、挂或探取:~住高枝儿采桑叶|把掉在井里头的东西~上来|杂技演员用脚~住绳索倒挂在空中。
(5)(动)用带钩的针编织:~一个针线包。
(6)(动)缝纫方法;用针粗缝:~贴边。
(7)(名)说数字时用来代表9。
(8)(Gōu)姓。
读音:xián
[xián]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