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梢
【拼音】:shàng shāo
【繁体】:上梢
【拼音】:shàng shāo
词语解释喻事之起点,对下梢言。
基础解释亦作/'上稍/'。与/'下梢/'或/'下场/'联用,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前半段。
引证解释⒈ 亦作“上稍”。与“下梢”或“下场”联用,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前半段。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鶯鶯儘劝,全不领略,迷留闷乱没处着,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一齐的去那皖子城中送老,上稍里不眠花,下场头少不得落一会草。”元无名氏《抱粧盒》第三折:“我则怕连累了玉叶金枝,你常好有上稍无下稍,也不索多议论少成事。”
综合释义亦作“上稍”。与“下梢”或“下场”联用,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前半段。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鶯鶯儘劝,全不领略,迷留闷乱没处着,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一齐的去那皖子城中送老,上稍里不眠花,下场头少不得落一会草。”元无名氏《抱粧盒》第三折:“我则怕连累了玉叶金枝,你常好有上稍无下稍,也不索多议论少成事。”事情的起点或前半段。《董西厢.卷七》:「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哥哥!你休有上梢没下梢,从今虚度可怜宵,奈离愁不了。」也作「上稍」。
网友释义shàngshāo1.亦作'上稍'。2.与'下梢'或'下场'联用,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前半段。
汉语大词典亦作“上稍”。与“下梢”或“下场”联用,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前半段。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莺莺尽劝,全不领略,迷留闷乱没处着,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一齐的去那皖子城中送老,上稍里不眠花,下场头少不得落一会草。”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我则怕连累了玉叶金枝,你常好有上稍无下稍,也不索多议论少成事。”
国语辞典⒈ 事情的起点或前半段。元·郑光祖也作「上稍」。引:《董西厢·卷七》:「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倩女离魂·第一折》:「哥哥!你休有上梢没下梢,从今虚度可怜宵,奈离愁不了。」
辞典修订版事情的起点或前半段。《董西厢.卷七》:「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哥哥!你休有上梢没下梢,从今虚度可怜宵,奈离愁不了。」也作「上稍」。
其他释义1.亦作'上稍'。2.与'下梢'或'下场'联用,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前半段。
1.站在山顶,只见半山腰一个村落古意盎然,绿树环抱,鸡犬声声充巷陌,炊烟袅袅上梢枝。
2.这是一个安静的午后,村舍寂寂,鸡鸣犬吠偶闻巷陌,炊烟袅袅爬上梢枝。
3.之后的六天,凌莫邪每天早出晚归,一大早就去屠宰场杀猪,月上梢头的时候才披星戴月而归,而周欣怡也每天都会给他送饭来,就像一个贤惠的妻子。
4.中秋到,圆月照,喜上梢,祝福耀,没烦恼,兴致高,健康绕,忧愁逃,常欢笑,容颜俏,好运交,多赚钞,吉祥罩,幸福抱。中秋快乐!
5.让平安的茱萸插满门头,让幸福的秋菊开满房头,让亨通的财富摞上云头,让团圆的家人喜上梢头,让温馨的笑意堆满心头,祝你重阳节快乐。
6.之后的六天,凌莫邪每天早出晚归,一大早就去屠宰场杀猪,月上梢头的时候才披星戴月而归,而周欣怡也每天都会给他送饭来,就像一个贤惠的妻子。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43578/造句
7.中秋到,圆月照,喜上梢,祝福耀,没烦恼,兴致高,健康绕,忧愁逃,常欢笑,容颜俏,好运交,多赚钞,吉祥罩,幸福抱。中秋快乐![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