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子
【拼音】:huí xiāng zǐ
【注音】:ㄏㄨㄟˊㄒ一ㄤㄗˇ
【结构】:茴(上下结构)香(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茴香子huíxiāngzǐ。(1)茴香的种子,时常在制加香酒及烹饪中用作的一种香料。茴香子[huíxiāngzǐ]⒈茴香的种子,时常在制加香酒及烹饪中用作的一种香料。英aniseed;
基础解释茴香的种子,时常在制加香酒及烹饪中用作的一种香料。
高级汉语词典茴香的种子,时常在制加香酒及烹饪中用作的一种香料
其他释义1.茴香的种子,时常在制加香酒及烹饪中用作的一种香料。
1.作为咖喱的鼻祖,印度的咖喱通常会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配而成。
2.浓情咖喱系列,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数十种香料调制而成,让人叹谓在浓墨重彩之下拥有高潮迭起的美食探险。
3.卡利坎特葡萄酒拥有绝佳的酸度,口感饱满,层次丰富,散发着橙子、柠檬和葡萄柚的香气,很好地融合了茴香子和蜂蜜的味道,十分适合配餐。
4.也可以选择一些营养的食品进煲汤,比如陈皮,枸杞,茴香子,各种蔬菜。
5.尽管各人对大蒜的反应有所不同,但是食用大蒜后嚼一些茴香子可以有效地去除口气中的蒜味。
6.印度咖喱是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配而成;由于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浆来减轻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味强,香味浓。
7.印度咖喱一般用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配成,由于用料重,不加椰浆,故而辣度较重且口味浓郁。
8.印度咖喱一般用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调配成,用料重,不加椰浆,故而辣度较重。
9.不管怎么说,地道的印度咖喱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制而成,其中黄姜是主料。
10.佐料是碾得较粗的米粉,加上八角、草果、花椒、茴香子等合碾成的五香粉。
读音:huí
[huí]
见〔茴香〕。
读音:xiāng
[xiāng]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