拸画
【拼音】:yí huà
【注音】:一ˊㄏㄨㄚˋ
【结构】:拸(左右结构)画(半包围结构)
【繁体】:拸畫
词语解释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拸画[yíhuà]⒈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
引证解释⒈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引《庄子·庚桑楚》:“介者拸画,外非誉也。”郭象注:“画,所以饰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亏残,则不復以好丑在怀,故拸而弃之。”俞樾《诸子平议·庄子三》:“《汉书·司马相如传》:‘痑以陆离。’师古注曰:‘痑,自放纵也。’即此拸字之义。桓六年《穀梁传》:‘以其画我。’《公羊传》作‘化我’。何休注曰:‘行过无礼谓之化。’即此画字之义。盖人既刖足,不自顾惜,非誉皆所不计,故不拘法度也。”
网络解释拸画拸画,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íhuà,解释为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
综合释义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庄子·庚桑楚》:“介者拸画,外非誉也。”郭象注:“画,所以饰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亏残,则不復以好丑在怀,故拸而弃之。”俞樾《诸子平议·庄子三》:“《汉书·司马相如传》:‘痑以陆离。’师古注曰:‘痑,自放纵也。’即此拸字之义。桓六年《穀梁传》:‘以其画我。’《公羊传》作‘化我’。何休注曰:‘行过无礼谓之化。’即此画字之义。盖人既刖足,不自顾惜,非誉皆所不计,故不拘法度也。”
汉语大词典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庄子·庚桑楚》:“介者拸画,外非誉也。”郭象注:“画,所以饰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亏残,则不复以好丑在怀,故拸而弃之。”俞樾《诸子平议·庄子三》:“《汉书·司马相如传》:‘痑以陆离。’师古注曰:‘痑,自放纵也。’即此拸字之义。桓六年《谷梁传》:‘以其画我。’《公羊传》作‘化我’。何休注曰:‘行过无礼谓之化。’即此画字之义。盖人既刖足,不自顾惜,非誉皆所不计,故不拘法度也。”
其他释义1.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
读音:yí,chǐ,hài
[yí]
[ yí ]1. 加。
[ chǐ ]1. 去:“介者拸画,外非誉也。”
2. 拍打:“照着嘴儿只管拸。”
3. 拽。
[ hài ]1. 动。
读音:huà
[huà]
(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基本义):~画儿|~人像|~山水。
(2)(名)(~儿)画成的艺术品:山水~|年~|风景~。
(3)(形)用画儿装饰的:~屏|~栋雕梁。
(4)(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
(5)(名)汉字的一笔称一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