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俗
【拼音】:jiǎo sú
【注音】:ㄐ一ㄠˇㄙㄨˊ
【结构】:矫(左右结构)俗(左右结构)
【简体】:矫俗
【繁体】:矯俗
词语解释1.矫正世俗。2.谓故意违俗立异。矫俗[jiǎosú]⒈矫正世俗。⒉谓故意违俗立异。
基础解释矫正世俗。谓故意违俗立异。
引证解释⒈矫正世俗。引《后汉书·祭遵传》:“矫俗厉化,卓如日月。”《南史·顾宪之传》:“庄周、澹臺,达生者也;王孙、士安,矫俗者也。吾进不及达,退无所矫。”唐司空图《丁巳元日》诗:“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⒉谓故意违俗立异。引清昭槤《啸亭杂录·黄雅林》:“诗画仿郑板桥,有意矫俗,反使性灵汩没。”《老残游记》第六回:“东造道:‘你那串铃本可以不摇,何必矫俗到这个田地呢!’”
网络解释矫俗矫俗,汉语词汇。
释义1、是矫正世俗。2、谓故意违俗立异。
综合释义矫正世俗。《后汉书·祭遵传》:“矫俗厉化,卓如日月。”《南史·顾宪之传》:“庄周、澹臺,达生者也;王孙、士安,矫俗者也。吾进不及达,退无所矫。”唐司空图《丁巳元日》诗:“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谓故意违俗立异。清昭槤《啸亭杂录·黄雅林》:“诗画仿郑板桥,有意矫俗,反使性灵汩没。”《老残游记》第六回:“东造道:‘你那串铃本可以不摇,何必矫俗到这个田地呢!’”矫俗[jiǎosú]矫正世俗。《后汉书.卷二零.祭遵传》:「矫俗厉化,卓如日月。」故意立异违俗。《老残游记.第六回》:「你那串铃本可以不摇,何必矫俗到这个田地呢 !」
网友释义矫俗,汉语拼音jiǎosúㄐㄧㄠˇㄙㄨˊ,意思是矫正世俗。
汉语大词典(1).矫正世俗。《后汉书·祭遵传》:“矫俗厉化,卓如日月。”《南史·顾宪之传》:“庄周、澹台,达生者也;王孙、士安,矫俗者也。吾进不及达,退无所矫。”唐司空图《丁巳元日》诗:“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2).谓故意违俗立异。清昭梿《啸亭杂录·黄雅林》:“诗画仿郑板桥,有意矫俗,反使性灵汨没。”《老残游记》第六回:“东造道:‘你那串铃本可以不摇,何必矫俗到这个田地呢!’”
国语辞典矫正世俗。矫俗[jiǎosú]⒈矫正世俗。引《后汉书·卷二〇·祭遵传》:「矫俗厉化,卓如日月。」⒉故意立异违俗。引《老残游记·第六回》:「你那串铃本可以不摇,何必矫俗到这个田地呢!」
辞典修订版矫正世俗。《后汉书.卷二零.祭遵传》:「矫俗厉化,卓如日月。」故意立异违俗。《老残游记.第六回》:「你那串铃本可以不摇,何必矫俗到这个田地呢 !」
1.在生活方面,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
2.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
3.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4.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5.司马光的生活作风节俭朴素,“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244756/)
6.司马光的生活作风节俭朴素,“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www.chazidian.com/zj-244756/查字典矫俗造句
读音:jiǎo,jiáo
[jiǎo]
[ jiǎo ]1. 纠正,把弯曲的弄直:矫正。矫形。矫治。矫世(矫正世俗)。矫情(故意违反常态,表示与众不同)。矫枉过正。
2. 假托:矫命。矫诏。矫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3. 强壮,勇武:矫健。矫捷。矫矫(a.勇武的样子;b.出众的样子)。
4. 姓。
[ jiáo ]1. 〔矫情〕方言,指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如“这个人太矫矫”,(“情”读轻声)。
读音:sú
[sú]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