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司
【拼音】:fēn sī
【注音】:ㄈㄣㄙ
【结构】:分(上下结构)司(半包围结构)
【简体】:分司
【繁体】:分司
词语解释1.分掌;分管。2.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3.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分司[fēnsī]⒈分掌;分管。⒉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⒊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
基础解释分掌;分管。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
引证解释⒈分掌;分管。引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是以五正置於朱宣,下民不忒。”⒉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引唐白居易《达哉乐天行》:“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宋陆游《简邻里》诗:“独坐空斋如自讼,小鎸残俸类分司。”⒊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作碱》:“凡地碱煎盐,除并州末盐外,长芦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随即是盐院来拜,盐道来拜,分司来拜,扬州府来拜,江都县来拜,把庄徵君闹的急了,送了各官上去,叫作速开船。”
网络解释分司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阳)执行任务者,称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实权外,其他分司多用以优待退闲之官,并无实权。又清制,“盐运使”下设“分司”,属运同、运副或运判管领。
综合释义分掌;分管。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是以五正置於朱宣,下民不忒。”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唐白居易《达哉乐天行》:“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宋陆游《简邻里》诗:“独坐空斋如自讼,小鎸残俸类分司。”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作碱》:“凡地碱煎盐,除并州末盐外,长芦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随即是盐院来拜,盐道来拜,分司来拜,扬州府来拜,江都县来拜,把庄徵君闹的急了,送了各官上去,叫作速开船。”分司[fēnsī]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分别司理其事。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成,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汉语大词典(1).分掌;分管。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是以五正置于朱宣,下民不忒。”(2).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唐白居易《达哉乐天行》:“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宋陆游《简邻里》诗:“独坐空斋如自讼,小镌残俸类分司。”(3).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作碱》:“凡地碱煎盐,除并州末盐外,长芦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随即是盐院来拜,盐道来拜,分司来拜,扬州府来拜,江都县来拜,把庄徵君闹的急了,送了各官上去,叫作速开船。”
国语辞典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分司[fēnsī]⒈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⒉分别司理其事。引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成,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辞典修订版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分别司理其事。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成,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其他解释1.分别司理其事也。南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沿才授职,揆务分司。」
1.雪佛龙声称对手伪造证据,恐吓法官,甚至雇人撰写做出上百亿美元裁决理由的部分司法意见。
2.锥细胞主要集中在黄斑区,中心凹处则仅有锥细胞,司明视觉和色觉;杆细胞分布在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周围部分,司暗视觉。
3.专车司机有的虽然还在开专车,但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有一部分司机干脆心灰意冷,赚完补贴就走人。
4.阿婆公交车上遗忘一万元焦急万分司机将万元归失主。
5.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司机不要票或交钱后直接离去,对此收费人员将打出的票作废票处理并投入废票箱。
6.商务部部分司处级干部参与公款宴请被查退款。
7.张籍自从永贞元年调补为太常寺太祝后一直居长安,韩愈元和元年分司东都后于元和六年回到长安,任尚书职方员外郎。
8.神女之下,贤女十、斋女百、游女千,人者虽众却分司清明,无刻意倡廉而人人皆能谨守扬善,人神共舞,和乐美满。
9.长老会议还享有部分司法权,刑事案件特别是国事犯案件都由它审理。
10.一树百获”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分司厅小学确定了“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社会人”的育人目标。
读音:fēn,fèn
[fē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sī
[sī]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