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子
【拼音】:lì zǐ
【注音】:ㄌ一ˋㄗˇ
【结构】:立(独体)子(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谓成年之子为立子。
基础解释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谓成年之子为立子。
引证解释⒈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参见“立嫡”。引《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何休注:“子,谓左右媵及姪娣之子,位有贵贱,又防其同时而生,故以贵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春秋》之义,立子以贵。”⒉后因谓成年之子为立子。引《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隋郑子信《韦略墓志》:“家无立子,妻女孤煢。”
网络解释立子立子指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出自《论语·为政》。
综合释义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何休注:“子,谓左右媵及姪娣之子,位有贵贱,又防其同时而生,故以贵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春秋》之义,立子以贵。”参见“立嫡”。《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谓成年之子为立子。隋郑子信《韦略墓志》:“家无立子,妻女孤煢。”
汉语大词典(1).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何休注:“子,谓左右媵及侄娣之子,位有贵贱,又防其同时而生,故以贵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春秋》之义,立子以贵。”参见“立嫡”。(2).《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谓成年之子为立子。隋郑子信《韦略墓志》:“家无立子,妻女孤茕。”
其他释义1.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2.《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谓成年之子为立子。
1.结果表明,无论是亚声速孤立子还是超声速孤立子都能被激发,并且这种非对称耦合致使亚声速孤立子的波形振幅、能量及动量增大,孤立子的形成能降低。
2.根据我们所提出的在氢键系统中的新哈密顿函数,并且使用完整的量子力学方法,本文得到了该系统中激发的质子孤立子的动力学方程组。
3.归国后仍旧厌谈国事,眠花卧柳终见不改,三十年代于上海租界内成立“子良侦探事务所”。
4.卜答失里遂欲正名定分,立子阿剌忒纳剌答一作喇特纳达喇。
5.每年出版180本的英文书籍,其中一些还被翻译成印地语,马拉地语或者乌尔都语版本,企鹅出版集团作为率先在印度建立子公司的国际集团,保持了她领先的优势。【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立子造句】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