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粟
【拼音】:lóng zhǎo sù
【注音】:ㄌㄨㄥˊㄓㄠˇㄙㄨˋ
【结构】:龙(独体结构)爪(独体结构)粟(上下结构)
【繁体】:龍爪粟
词语解释䅟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䅟子》。龙爪粟[lóngzhǎosù]⒈䅟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䅟子》。
基础解释䅟子的别名。
引证解释⒈穇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穇子》。
网络解释龙爪粟龙爪粟:学名穇子(《本草纲目·谷二·穇子》),各地称鸭脚粟(广西玉林市贵港市)、鸡爪谷(西藏)、广粟或拳头粟(海南岛)、龙爪稷、鸡爪粟、鹰爪粟、鸭爪稗等。有“黑珍珠”的美誉,含有丰富的天然有机硒、锶、铁、锌、锂、锗,并含有十九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特别是含有丰富的抗衰老物质,例如锶、硒、维生素E。对养胃消暑,肠胃腹泻等疾病有独特的疗效。
综合释义穇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穇子》。穇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穇子》。
汉语大词典穇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穇子》。
其他释义1.穇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穇子》。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zhǎo,zhuǎ
[zhǎo]
[ zhǎo ]1. 指甲或趾甲:趾端有爪。
2. 鸟兽的脚指:鹰爪。爪牙(喻党羽,狗腿子)。一鳞半爪。
3. 抓。
[ zhuǎ ]1. 禽兽的脚(多指有尖甲的):鸡爪子。狗爪子。
2. 像爪的东西,这个锅有三个爪儿。
读音:sù
[sù]
(1)(名)谷子。
(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