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
【拼音】:wén yì fù xīng
【注音】:ㄨㄣˊ一ˋㄈㄨˋㄒ一ㄥ
【简体】:文艺复兴
【繁体】:文藝復興
词语解释文艺复兴wényìfùxīng。(1)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化思潮,以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号召,实际上宣扬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也称“文艺中兴”。文艺复兴[wényìfùxīng]⒈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化思潮,以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号召,实际上宣扬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也称“文艺中兴”例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蔡元培《图画》英HighRenaissance;
基础解释14—16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文化革新运动。始于意大利,并相继在西欧各国发生。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下,宣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对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进行批判。文艺复兴摆脱了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给西欧国家带来科学、文学、艺术的繁荣,为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制造了舆论。
网络解释文艺复兴(14到17世纪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汉语大词典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化思潮,以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号召,实际上宣扬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也称“文艺中兴”例如: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蔡元培《图画》
国语辞典十四至十六世纪起始于义大利的有关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与运动。中古时代欧洲的政教学术,因受日耳曼民族的摧残、基督教会的压抑,致使希腊罗马的灿烂文明,几乎完全湮没。西元一四五三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希腊学者多避难义大利,讲授古典文化,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发展,自此文学艺术渐及于一般生活及思想,史家以为其时代特征为人文思想的发扬。文艺复兴[wényìfùxīng]⒈十四至十六世纪起始于义大利的有关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与运动。中古时代欧洲的政教学术,因受日耳曼民族的摧残、基督教会的压抑,致使希腊罗马的灿烂文明,几乎完全湮没。西元一四五三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希腊学者多避难义大利,讲授古典文化,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发展,自此文学艺术渐及于一般生活及思想,史家以为其时代特征为人文思想的发扬。
辞典修订版十四至十六世纪起始于意大利的有关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与运动。中古时代欧洲的政教学术,因受日耳曼民族的摧残、基督教会的压抑,致使希腊罗马的灿烂文明,几乎完全湮没。公元一四五三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希腊学者多避难意大利,讲授古典文化,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发展,自此文学艺术渐及于一般生活及思想,史家以为其时代特徵为人文思想的发扬。
英语renaissanceprimitiveRenaissance manMichelangelostanding cuprevival of learning
法语Renaissance
辞典简编版十四至十六世纪起始于意大利的有关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与运动。史家以为其时代特徵为人文思想的发扬,主要成就表现在艺术、学术及技术等范围上。
1.从四世纪到文艺复兴,很多关于耶稣孩童时期的"秘密时间"的故事都流传下来,耶稣的双亲在去埃及和往返的旅途中,甚至一个婴儿时期的耶稣也拥有和使用救世主的力量来保护他的双亲,直到他作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离开家去与庙宇的学者们分庭抗礼的时候,让他的父母担忧了三天。
2.而伟大的文艺复兴城邦的继承者——像伦敦和新加坡等地,使他们结为一体的是文化亲和力纽带而非地缘关系。
3.现代价值观不能到文艺复兴的个性解放中挖掘,不能到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挑捡,不能到卡夫卡的人性异化中剪取,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广阔背景,吸取五千年的道德精髓。让我们的明天美德随处可见,让看到别人困难却走开的人重新负起助人为乐的责任!
4.不少谈论文艺复兴者,以为自己落实到价值层面,国家文明价值,甚至是个体本位价值,从而以为给予了谈论以正当性。
5.到中古晚期随着工场手工业的物质刺激和文艺复兴的精神滋养,中古城市契约文明开始向近现代嬗变。
6.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7.一如国际饭店般雄伟?或是别致如铜仁路上的绿屋?抑或是像巨鹿路上刘吉生住宅般的文艺复兴风格?
8.文艺复兴时期女装的主要特点是肩部窄小、腰部紧贴、臀部夸张。
9.我看到你岔开的腿下他的腿裆鼓起文艺复兴时代的包。
10.多亏顾客寻求定制铁制品艺术的需求,这个产业正经历文艺复兴。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yì
[yì]
(1)(动)种植。
(2)(名)技能;技术:工~|手~|园~|~高人胆大。
(3)(名)艺术:文~|曲~|~人。
(4)〈书〉(名)准则;限度:贪贿有~。
读音:fù
[fù]
(1)(动)重复:~写|~制。
(2)(形)繁复:~姓|~分数|~比例。
(3)(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无常|翻来~去|循环往~。
(4)(动)回答;答复:~信|请即电~。也作覆。
(5)(动)恢复:光~|收~|~婚。
(6)(动)报复:~仇。
(7)(副)再;又:旧病~发|死灰~燃|死而~苏|一去不~返。
读音:xīng,xìng
[xīng]
[ xīng ]1.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兴叹”)。百废待兴。
2.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兴盛。兴旺。兴隆。兴衰。复兴。兴替(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兴。新兴。
5. 准许:不兴胡闹。
6. 或许:兴许。
7. 姓。
[ xìng ]1.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