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司
【拼音】:jiān sī
【注音】:ㄐ一ㄢㄙ
【结构】:监(上下结构)司(半包围结构)
【简体】:监司
【繁体】:監司
词语解释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监察。监司[jiānsī]⒈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汉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⒉监察。
引证解释⒈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汉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引《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明杨珽《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清李调元《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河监司官,闻言顿觉心难安。”章炳麟《訄书·禁烟草》:“烟叶之苦泽,下毒其壤,数年不能成菜茹,虽欲反而树稼,其道无繇。殖者滋庶,食者滋众,民利而翫之,监司恬而狎之。”⒉监察。引《后汉书·贾宗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
网络解释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简称。宋转运使、转运副使、转运判官与提点刑狱、提举常平皆有监察辖区官吏之责,统称监司。元廉访使与明布政使、按察使亦因有监察官吏之权称监司。清则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道员皆有督察所属府、州、县之权,通称监司。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
综合释义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汉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明杨珽《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清李调元《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河监司官,闻言顿觉心难安。”章炳麟《訄书·禁烟草》:“烟叶之苦泽,下毒其壤,数年不能成菜茹,虽欲反而树稼,其道无繇。殖者滋庶,食者滋众,民利而翫之,监司恬而狎之。”监察。《后汉书·贾宗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监司[jiānsī]监察。《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职官名。监察地方属吏的司、道诸官。《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六出》:「他始拿手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
汉语大词典(1).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汉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明杨珽《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清李调元《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河监司官,闻言顿觉心难安。”章炳麟《訄书·禁烟草》:“烟叶之苦泽,下毒其壤,数年不能成菜茹,虽欲反而树稼,其道无繇。殖者滋庶,食者滋众,民利而玩之,监司恬而狎之。”(2).监察。《后汉书·贾宗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
国语辞典监察。监司[jiānsī]⒈监察。引《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⒉职官名。监察地方属吏的司、道诸官。引《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六出》:「他始拿手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
辞典修订版监察。《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职官名。监察地方属吏的司、道诸官。《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六出》:「他始拿手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
其他释义1.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汉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2.监察。
1.帅臣、安抚、监司其察所部有占兵不如令者以闻。
2.酒家女总监司徒女士带领记者到事发现场包房了解情况,原本倒塌的壁炉,因应警方调查已经恢复立姿,可看到一些手印和血迹。
3.戒谕三省,谨择监司,俾表率州县。
4.崇焕议更营制,设监司,文龙怫然。
5.但地方节度使依然在捍卫边疆以及钳制监司方面,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
6.所到之处,无不“市权纳贿,监司郡邑吏膝行蒲伏”。
7.回复李成桂的诏书是直接通礼监司那里传给朝鲜使节的。
8.那次救驾让他在朱元璋对内监改革的时候由一个看门小太监直接擢升为礼监司大太监,经常在朱元璋身边伴驾。
9.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10.陵犯监司,凶声彰赫,容纵宗等,曾无纠问,亏损国威,无大臣之体,不有准绳,风裁何寄。
读音:jiān,jiàn
[jiān]
[ jiān ]1.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2.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 jiàn ]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
读音:sī
[sī]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