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子
【拼音】:hóng tóu zi
【注音】:ㄏㄨㄥˊㄊㄡˊ˙ㄗ
【结构】:红(左右结构)头(独体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红头子
【繁体】:紅頭子
词语解释1.亦称'红头子子'。2.指头裹红巾的农民起义军。
基础解释见/'红头/',亦称/'红头子/'。
引证解释⒈见“红头”。
网络解释红头子拼音:hóngtóuzi
综合释义见“红头”。旧时占领山头为王的盗贼。因以红巾缠头,故称为「红头子」。《水浒传.第三四回》:「红头子敢如此无礼!不须公祖忧心,不才便起军马,不拿了这贼,誓不再见公祖。」
汉语大词典见“红头”。《汉语大词典》:红头(红头) 拼音:hóngtóu亦称“红头子”。指头裹红巾的农民起义军。《水浒传》第三四回:“明明地见你指拨红头子杀人放火,你如何赖得过?”《捻军歌谣·南来的红头北来的捻》:“南来的红头北来的捻,二家同心揍妖官。”注:“指太平军。”《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颜浩长事略》:“三元里打番鬼之后,颜浩长仍然当庄稼汉,到红头造反(指以李文茂为首在粤北起义的红巾军),从前打番鬼的人,很多当了红头。”
国语辞典旧时占领山头为王的盗贼。因以红巾缠头,故称为「红头子」。
辞典修订版旧时占领山头为王的盗贼。因以红巾缠头,故称为「红头子」。《水浒传.第三四回》:「红头子敢如此无礼!不须公祖忧心,不才便起军马,不拿了这贼,誓不再见公祖。」
其他释义1.见'红头'。
读音:hóng,gōng
[hóng]
[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