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师
【拼音】:dùn shī
【注音】:ㄉㄨㄣˋㄕ
【结构】:顿(左右结构)师(左右结构)
【繁体】:頓師
词语解释谓按兵不动。顿师[dùnshī]⒈谓按兵不动。
引证解释⒈谓按兵不动。引《宋史·张咏传》:“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
网络解释顿师顿师是汉语词语,拼音是dùnshī,意思是按兵不动。
网友释义顿师是汉语词语,拼音是dùnshī,意思是按兵不动。
汉语大词典谓按兵不动。《宋史·张咏传》:“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
其他释义1.谓按兵不动。
读音:dùn,dú
[dùn]
[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 dú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读音:shī
[shī]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