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地租
【拼音】:shí wù dì zū
【注音】:ㄕˊㄨˋㄉ一ˋㄗㄨ
【繁体】:實物地租
词语解释在旧中国通称“谷租”。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按照规定的比例或租额向地主缴纳产品。同时农民也要为地主服杂役。实物地租[shíwùdìzū]⒈也称“产品地租”。在旧中国通称“谷租”。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按照规定的比例或租额向地主缴纳产品。同时农民也要为地主服杂役。
引证解释⒈封建地租的一种形式。农民定期向地主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牲畜、家禽或其他农产品作为地租。在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实物地租的形式。
网络解释实物地租实物地租是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是封建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强迫租佃农民交出自家生产的产品的一部分,亦即无偿占有的农民全家的剩余劳动的产品。亦称产品地租。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与劳役地租相结合的。
法语rente en nature
其他释义也称“产品地租”。在旧中国通称“谷租”。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按照规定的比例或租额向地主缴纳产品。同时农民也要为地主服杂役。
1.然而,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取消实物地租,推行“一条鞭法”后,白银才成为主要的货币流通单位。
2.广大农奴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且还要承担相当沉重的无偿劳役,缴纳高额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3.在经济方面,因为土地是地主的,所以劳动者要种地就必须租借地主的,然后再向地主交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当然也有其他的苛捐杂税。
4.这样,一份差地既要给领主支应劳役地租,同时,又要交实物地租以顶债息。
5.在这个国家中相对说来比较小的肥沃的地区,人口的压力不断增长,这就使农田的地价高昂,相应地使货币地租或实物地租也很高昂。
6.“实物地租”的租地方式和就地聘用,得到农民普遍认可。
7.这是因为,一方面开发商替政府缴纳了实物地租,另一方面政府并不认为住宅的市场结构为垄断性的。
8.一是承认土地的现实zhan有状况,二是改劳役助耕制为收取实物地租。
9.这两个国家在变法中都相当的成功,齐国任用管仲为相,管仲具体的变法内容承认土地的现实占有状况,改劳役助耕制为收取实物地租。(www.chazidian.com/zj-112518/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shí
[shí]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读音:zū
[zū]
(1)(动)租用:~户|~价|~用|~约。
(2)(动)出租:~了几本。
(3)(名)出租所收取的金钱或实物:~金|~米|~钱。
(4)(名)旧指田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