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声
【拼音】:wén shēng
【注音】:ㄨㄣˊㄕㄥ
【结构】:文(独体结构)声(上下结构)
【繁体】:文聲
词语解释1.工于为文的名声。2.指文章与诗歌。文声[wénshēng]⒈工于为文的名声。⒉指文章与诗歌。
基础解释工于为文的名声。指文章与诗歌。
引证解释⒈工于为文的名声。引《宋史·孔文仲传》:“初,文仲与弟武仲、平仲皆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元冯子振《红绣鞋·题小山苏堤鱼唱》曲:“东里先生酒兴,南州高士文声。”⒉指文章与诗歌。引王闿运《<八代文粹>序》:“书契之兴,肇於羲画;文声之比,成於诗乐。”
网络解释文声文声指工于为文的名声。出自《宋史·孔文仲传》
综合释义工于为文的名声。《宋史·孔文仲传》:“初,文仲与弟武仲、平仲皆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元冯子振《红绣鞋·题小山苏堤鱼唱》曲:“东里先生酒兴,南州高士文声。”指文章与诗歌。王闿运《<八代文粹>序》:“书契之兴,肇於羲画;文声之比,成於诗乐。”
网友释义快餐适宜情侣约会、朋友聚餐、休闲小憩、随便吃吃特色服务:可以刷卡,有wifi,有停车位,提供在线菜单,有夜宵,提供早餐,有送餐。金牌照烧饭香辣牛肉饭金针菇肥牛粉丝汤肥牛金盘照烧饭照烧鸡蛋羹雪菜肉丝面照烧饭芒果汁咖哩鸡排饭北京海淀区双清路88号(清华大学东门)华源世纪商务楼一楼
汉语大词典(1).工于为文的名声。《宋史·孔文仲传》:“初,文仲与弟武仲、平仲皆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元冯子振《红绣鞋·题小山苏堤鱼唱》曲:“东里先生酒兴,南州高士文声。”(2).指文章与诗歌。王闿运《〈八代文粹〉序》:“书契之兴,肇于羲画;文声之比,成于诗乐。”
1.我预言当第一个科学论文声称发现太阳系以外的生物圈的话,可能再次的导致大量的质疑和炒作。
2.娟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声音脆生生,很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落在她的书上,久久不愿离开。
3.星期四的报纸上,编辑部撰文声称媒体的过分宣传证明这个“世界不够健康”。
4.随书光盘是图书的附件,对图书内容进行图文声像的说明、解释和演绎。
5.今年的活动将由优秀短信创作为主转变为优秀短信传播为主,并增加了经典故事彩信下载发送、红歌彩铃下载等形式,达到图、文、声并茂。
6.当黄禹锡在2004和2005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声称他已经克隆了人类胚胎的时候,整个科学界都震惊了。
7.今年的活动将由优秀短信创作为主转变为优秀短信传播为主,并增加了经典故事彩信下载发送、红歌彩铃下载等形式,达到图、文、声并茂。[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文声造句]
8.当黄禹锡在2004和2005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声称他已经克隆了人类胚胎的时候,整个科学界都震惊了。【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文声造句】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shēng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