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仪
【拼音】:cháo yí
【结构】:朝(左右结构)仪(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朝廷的礼仪。
基础解释朝廷的礼仪。
引证解释朝廷的礼仪。《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宋书·恩倖传·徐爰》:“爰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涉书传,尤悉朝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去国二十七年,復还,朝仪寖有不同。”
网络解释朝仪朝仪是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
综合释义朝廷的礼仪。《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宋书·恩倖传·徐爰》:“爰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涉书传,尤悉朝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去国二十七年,復还,朝仪寖有不同。”朝仪[cháoyí]
汉语大词典朝廷的礼仪。《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宋书·恩倖传·徐爰》:“爰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涉书传,尤悉朝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去国二十七年,复还,朝仪寖有不同。”
国语词典朝廷上的礼仪。
读音:zhāo,cháo
[cháo]
[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读音:yí
[yí]
(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
(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
(3)(名)礼物:贺~|谢~。
(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
(5)(Yí)姓。
(6)(名)仪器:~表|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