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态
【拼音】:zuì tài
【注音】:ㄗㄨㄟˋㄊㄞˋ
【结构】:醉(左右结构)态(上下结构)
【简体】:醉态
【繁体】:醉態
词语解释醉态zuìtài(1)喝醉以后神志恍惚、举止失态的英thestateofbeingdrunk;drunkenness醉态[zuìtài]⒈喝醉以后神志恍惚、举止失态的。英thestateofbeingdrunk;drunkenness;
基础解释喝醉以后神志恍惚、举止失态的
引证解释⒈醉后的神态。引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诗:“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宋沉端节《念奴娇》词:“醉态天真,半羞微敛,未肯都开了。”《新华日报》1991.3.25:“林维凡在昆剧《醉皂》中饰演醉皂。各种醉步和醉态,是塑造这一人物的重要手段。”
网络解释醉态(词汇)醉态,拼音zuìtài,是一个词汇,释义为喝醉以后神志恍惚、举止失态的神态。
综合释义醉后的神态。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诗:“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宋沉端节《念奴娇》词:“醉态天真,半羞微敛,未肯都开了。”《新华日报》1991.3.25:“林维凡在昆剧《醉皂》中饰演醉皂。各种醉步和醉态,是塑造这一人物的重要手段。”醉态[zuìtài]喝醉后神志不清或举止失常的情态。如:「他那副醉态引来不少人的侧目。」
网友释义引证释义喝醉以后神志恍惚、举止失态的神态。1.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诗:“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2.宋沉端节《念奴娇》词:“醉态天真,半羞微敛,未肯都开了。”
汉语大词典醉后的神态。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诗:“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宋沈端节《念奴娇》词:“醉态天真,半羞微敛,未肯都开了。”《新华日报》1991.3.25:“林维凡在昆剧《醉皂》中饰演醉皂。各种醉步和醉态,是塑造这一人物的重要手段。”
国语辞典喝醉后神志不清或举止失常的情态,如:「他那副醉态引来不少人的侧目。」醉态[zuìtài]⒈喝醉后神志不清或举止失常的情态。例如:「他那副醉态引来不少人的侧目。」
英语drunkennessthe state of being drunk
其他释义1.醉后的神态。
近义词 醉意
1.但见大营一片灯火,如同白昼,官兵们席地而坐,杯觥交错,醉态龌龊,吆三喝四,欢笑行令之声哄喧,不时地还有人赞颂几句“皇恩浩荡”。
2.因为紧张,她不禁梨颊添红,羞态横生,秋波微掩,咸丰帝看得目不转睛,已有几分醉态。
3.那尔依丝坐在厚毯包裹的马车之中,突利精疲力尽,辽水上醉态盎然,两人再没有起冲突,他们都在马背上颠簸起伏,只是出于天生马性纯熟,才勉强控住马。
4.醉剑,是酒文化浸润的剑术,它的风格独特,是以武术剑法动作为素材,用醉态形式来表现的另类剑法套路。
5.《醉渔唱晚》是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作的琴曲,全曲描绘了渔翁豪放不羁的醉态,素材精炼,结构紧严,是一首精致的琴曲小品。
6.这场颠峰对绝,打得酣畅淋漓,回肠荡气,充分展示了似醉非醉,以醉态、醉意来迷惑对方。
7.婚礼之后罗伯特已是醉态百出。
8.当我们来到酒会时,狄克已醉态百出。
9.他们难掩轻蔑之神色,醉态百出。
10.每酣饮昏睡,或外有奏事,即肃然整容,无复醉态,由是内外畏之。
读音:zuì
[zuì]
(1)(形)酒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2)(形)沉迷;过分爱好:~心|陶~。
(3)(动)用酒泡制(食品):~枣|~虾|~蟹。
读音:tài
[tài]
(1)(名)形状;状态
(2)(名)一种语法状态:主动~|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