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马折足
【拼音】:dé mǎ shé zú
【注音】:ㄉㄜˊㄇㄚˇㄕㄜˊㄗㄨˊ
【词性】:成语。
【繁体】:得馬折足
词语解释《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马折足'谓因福而得祸。
基础解释见/'得马生灾/',《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马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引证解释⒈见“得马生灾”。
综合释义指因福而得祸。~祸,亡羊多歧悲。◎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得马折足[démǎshézú]
汉语大词典见“得马生灾”。《汉语大词典》:得马生灾(得马生灾) 拼音:demǎshēngzāi《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马生灾”谓因福而得祸。唐元稹《哭子》诗之一:“维鹈受刺因吾过,得马生灾念尔冤。”亦作“得马折足”。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得马折足祸,亡羊多歧悲。”
出处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
其他释义指因福而得祸。
1.得马折足祸,亡羊多歧悲。◎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
读音:dé,děi,de
[dé]
[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 děi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zhē,zhé,shé
[shé]
[ zhē ]1.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 zhé ]1. 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2. 幼年死亡:夭折。
3. 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4. 返转,回转:折返。
5. 损失:损兵折将。
6.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7. 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9. 心服:折服(a.信服;b.说服)。
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11. 判决:折狱。
[ shé ]1. 断:绳子折了。
2. 亏损:折本生意。
3. 姓。
读音:zú
[zú]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