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御
【拼音】:diào yù
【注音】:ㄉ一ㄠˋㄩˋ
【结构】:调(左右结构)御(左右结构)
【繁体】:調御
词语解释调教驾御。佛教语。'调御丈夫'的省称。
基础解释调教驾御。佛教语。/'调御丈夫/'的省称。
引证解释⒈调教驾御。引《无量义经·德行品》:“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象马师,能调无不调。”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摄取调御,凡归於正真者,动而成羣,不自知其教。”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若踶囓之马,调御有道,久则自然驯熟。”⒉佛教语。“调御丈夫”的省称。引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劝请调御,常住世间,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唐柳宣《与翻经大德等书》:“僕心怀正路,行属归依,以实际为大觉,玄躯无为,是调御法体。”
网络解释调御调御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意为调教驾御或为佛教语,调御丈夫的省称。出自《无量义经·德行品》。
综合释义调教驾御。《无量义经·德行品》:“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象马师,能调无不调。”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摄取调御,凡归於正真者,动而成羣,不自知其教。”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若踶囓之马,调御有道,久则自然驯熟。”佛教语。“调御丈夫”的省称。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劝请调御,常住世间,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唐柳宣《与翻经大德等书》:“僕心怀正路,行属归依,以实际为大觉,玄躯无为,是调御法体。”调御[diàoyù]
汉语大词典(1).调教驾御。《无量义经·德行品》:“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象马师,能调无不调。”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摄取调御,凡归于正真者,动而成群,不自知其教。”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若踶齧之马,调御有道,久则自然驯熟。”(2).佛教语。“调御丈夫”的省称。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劝请调御,常住世间,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唐柳宣《与翻经大德等书》:“仆心怀正路,行属归依,以实际为大觉,玄躯无为,是调御法体。”
其他释义1.调教驾御。2.佛教语。'调御丈夫'的省称。
1.依灭诸漏其他之僧团,令人人调御达于地,彼时集合比丘为四万。
2.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
3.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4.有个故事说,释迦牟尼在回答一个驯马师“用什么方法调御众生”的询问时,表示会用柔软、刚强和刚柔并举三法。
5.经论中也有只列举十号的情况,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
6.因为那个时候阿罗汉那么多,不由你不信;佛在,阿罗汉也在,不信的,佛可以调御,阿罗汉可以来说服。
7.藉由勤奋、不放逸、自制、调御自己,智者为自己建造不为洪水淹没的岛。
8.而官位之究竟,莫逾于无上丈夫调御士之天人师之世尊也。
9.调御天人师、如来,善调央掘魔。
10.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
读音:tiáo,diào
[diào]
[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
读音:yù
[yù]
(1)(动)驾御车马;赶车。
(2)(动)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
(3)(名)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赐~|~前。
(4)(动)抵挡:防~|~寒|~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