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偷
【拼音】:hǒu tōu
【注音】:ㄏㄡˇㄊㄡ
【结构】:呴(左右结构)偷(左右结构)
【繁体】:呴媮
词语解释1.亦作'呴谕'。亦作'呴喻'。2.化育爱抚。3.和悦温顺貌。
基础解释同/'呴俞/'。
引证解释⒈见“呴媮”、“呴俞”。
汉语大词典见“呴媮”、“呴俞”。《汉语大词典》:呴媮同“呴俞”。林纾《送涛园沈公改官岭南诗序》:“硕臣得公言,恒呴媮无忤。”《汉语大词典》:呴俞(呴媮) 拼音:hǒuyú亦作“呴谕”。亦作“呴喻”。(1).化育爱抚。《庄子·骈拇》:“屈折礼乐,呴俞仁义。”《淮南子·原道训》:“其德……呴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高诱注:“呴谕,温恤也。”(2).和悦温顺貌。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伊神器臬兀,而小人呴喻,历纪大破,疮痍未苏。”呴媮:同“呴俞”。林纾《送涛园沈公改官岭南诗序》:“硕臣得公言,恒呴媮无忤。”
其他释义1.同'呴俞'。
读音:xǔ,hǒu,gòu
[hǒu]
[ xǔ ]1. 慢慢呼气:“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 hǒu ]1. 古同“吼”。
[ gòu ]1. 鸣叫。
读音:tōu
[tōu]
(1)(动)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2)(动)瞒着人。
(3)(动)抽出时间。
(4)(动)苟且敷衍;只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