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
【拼音】:shù mù
【注音】:ㄕㄨˋㄇㄨˋ
【词性】:名词。
【结构】:树(左右结构)木(独体结构)
【简体】:树木
【繁体】:樹木
词语解释⒈ 树的总称。英:arbor;⒉ 种树;养树。例:十年之计,莫如树木。英:planttrees;树木[shùmù]⒈树的总称。英arbor;⒉种树;养树。例十年之计,莫如树木。英planttrees;
基础解释1.木本植物的通称。2.种植树木。
引证解释⒈ 木本植物的统称。引:《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三国魏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看了前面那座高山生得古怪,树木稠密,心中欢喜。”杨朔《木棉花》:“夜很黑,虽然铁道两旁树木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挂一盏灯,这并不能给予乘客多大的帮助。”⒉ 植树。引:《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树木者忧其蠧,保民者除其贼。”⒈木本植物的统称。引《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三国魏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看了前面那座高山生得古怪,树木稠密,心中欢喜。”杨朔《木棉花》:“夜很黑,虽然铁道两旁树木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挂一盏灯,这并不能给予乘客多大的帮助。”⒉植树。引《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树木者忧其蠧,保民者除其贼。”
综合释义木本植物的统称。《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三国魏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看了前面那座高山生得古怪,树木稠密,心中欢喜。”杨朔《木棉花》:“夜很黑,虽然铁道两旁树木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挂一盏灯,这并不能给予乘客多大的帮助。”植树。《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树木者忧其蠧,保民者除其贼。”
网友释义树木是一种高大的木本组织植物,由“枝”和“杆”还有“叶”呈现,可存活几十年。一般将乔木称为树,有明显直立的主干,植株一般高大,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树有很多种,俗语中也有将比较大的灌木称为“树”的,如石榴树、茶树等。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主要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分为榕树;杨树;柳树;柏树等。
国语辞典⒈ 木本植物的通称。例:如:「请勿滥伐树木。」⒉ 种植树木。引:《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树木譬如名节,非素修弗能成。」树木[shùmù]⒈木本植物的通称。例如:「请勿滥伐树木。」⒉种植树木。引《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树木譬如名节,非素修弗能成。」
辞典修订版木本植物的通称,如:「请勿滥伐树木。」种植树木。《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树木譬如名节,非素修弗能成。」
辞典简编版木本植物的通称。 【造句】道路两旁的树木被台风吹得东倒西歪。
英语timberedlive oakredwoodtowering treeswoodyzebrawoodloggingtreeline
法语arbre、planter des arbres
其他释义1.木本植物的统称。2.植树。
1.数九隆冬到了,我们要做好树木的防冻保暖工作。
2.春天到了,各种花草树木在阳光下舒展它们碧绿的叶子。
3.树木对空气中的尘埃有过滤作用。
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犯了看问题很片面的错误。
5.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不能随意砍伐树木。
6.如此坚持的交易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7.不一会儿,庄稼和树木就在洪水中消失了。
8.森林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9.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山青水绿,树木葱葱,小小的房屋若隐若现,眼前的美景是我心旷神怡。
10.对面山冈上树木长得茂盛,一片翠绿。
读音:shù
[shù]
(1)(名)木本植物的通称。
(2)(动)种植;栽培。
(3)(动)树立;建立:建~。
(4)姓。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