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素丝
【拼音】:bēi sù sī
【注音】:ㄅㄟㄙㄨˋㄙ
【结构】:悲(上下结构)素(上下结构)丝(上下结构)
【繁体】:悲素絲
词语解释《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后以'悲素丝'为易受习俗影响以及由此而发感叹的典故。
基础解释见/'悲染丝/',以/'悲染丝/'为易受习俗影响以及由此而发感叹的典故。
引证解释⒈见“悲染丝”。
网络解释悲素丝【悲素丝】参见器用部·其他“墨翟丝”。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五十九:“恻侧泣路歧,哀哀悲素丝。”
汉语大词典见“悲染丝”。《汉语大词典》:悲染丝(悲染丝) 拼音:bēirǎnsī《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后以“悲染丝”为易受习俗影响以及由此而发感叹的典故。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二三:“杨朱泣岐路,墨子悲染丝。”亦作“悲素丝”、“悲丝染”。唐李白《古风》之五九:“恻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清丘逢甲《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之二:“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亦省作“悲丝”。唐罗隐《谗书·屏赋》:“阮何情而泣路,墨何事而悲丝。”清无名氏《万金记·顽梗》:“天末徒号鸱,可怜泣路悲丝,忠肝义胆,至今寝食常思。”
其他释义1.见'悲染丝'。
1.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
读音:bēi
[bēi]
(1)(形)悲伤:~哀|~鸣|~叹|~喜。
(2)(形)怜悯:慈~。
读音:sù
[sù]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
读音:sī
[sī]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