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阁
【拼音】:qí gé
【注音】:ㄑ一ˊㄍㄜˊ
【结构】:麒(左右结构)阁(半包围结构)
【繁体】:麒閣
词语解释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封建时代多以画像于'麒阁'表示卓越功勋和最高的荣誉。
基础解释见/'麒麟阁/',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
引证解释⒈见“麒麟阁”。
汉语大词典见“麒麟阁”。《汉语大词典》:麒麟阁(麒麟阁) 拼音:qílíngé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封建时代多以画像于“麒麟阁”表示卓越功勋和最高的荣誉。《三辅黄图·阁》:“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书·苏武传》:“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图画其像于阁,遂以为名。”唐高适《塞下曲》:“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清李渔《玉搔头·止兵》:“麒麟阁主竟不容我这督师元老附个名儿不成。”亦省称“麒阁”、“麒麟”。唐刘祎之《酬郑沁州》:“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唐杜甫《前出塞》诗之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博得青史标名姓,图像麒麟第一人。”
其他释义1.见'麒麟阁'。
读音:qí
[qí]
见〔麒麟〕。
读音:gé
[gé]
(1)(名)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后指门限。
(2)(名)藏书的地方。
(3)(名)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4)(名)特指女子的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