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子
【拼音】:kào zǐ
【注音】:ㄎㄠˋㄗˇ
【结构】:靠(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靠子
【繁体】:靠子
词语解释1.戏剧中古代武将穿的铠甲。靠子有前后两片﹐满绣鱼鳞纹﹐腹部绣一大虎头﹐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称'靠旗'。女将所穿'女靠'﹐式样大致相同。靠子[kàozǐ]⒈戏剧中古代武将穿的铠甲。靠子有前后两片,满绣鱼鳞纹,腹部绣一大虎头,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称“靠旗”。女将所穿“女靠”,式样大致相同。
引证解释⒈戏剧中古代武将穿的铠甲。靠子有前后两片,满绣鱼鳞纹,腹部绣一大虎头,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称“靠旗”。女将所穿“女靠”,式样大致相同。引《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网络解释靠子靠子拼音:解释:1.戏剧中古代武将穿的铠甲。靠子有前后两片�o满绣鱼鳞纹�o腹部绣一大虎头�o称'靠肚'。护腿两块�o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o称'靠旗'。女将所穿'女靠'�o式样大致相同。
网友释义靠子拼音:解释:1.戏剧中古代武将穿的铠甲。靠子有前后两片满绣鱼鳞纹,腹部绣一大虎头,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称'靠旗'。女将所穿'女靠',式样大致相同。
汉语大词典戏剧中古代武将穿的铠甲。靠子有前后两片,满绣鱼鳞纹,腹部绣一大虎头,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称“靠旗”。女将所穿“女靠”,式样大致相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国语辞典用来靠腰、背的东西,如:「车靠子」。靠子[kàozi]⒈用来靠腰、背的东西。例如:「车靠子」。⒉旧时戏剧中武将所披的胄甲。引《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辞典修订版用来靠腰、背的东西,如:「车靠子」。旧时戏剧中武将所披的胄甲。《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1.去年靠子堤防水的五百一十三公里干支堤普遍得到了加高培厚。
2.腾冲的皮影靠子被德国的莱比锡博物馆收藏.(https://www。chazidian。com/zj-267204/查字典造句)
3.腾冲的皮影靠子被德国的莱比锡博物馆收藏.(www.chazidian.com/zj-267204/靠子造句)
读音:kào
[kào]
(1)(动)(人)坐着或站着时;身体的一部分重量由别人或物体支持着:~着门站着。
(2)(动)(物体)凭借别的东西支持立着或竖起来:把梯子~在墙上。
(3)(动)接近;挨近:船~岸。
(4)(动)依靠:学习要~自己的努力。
(5)(动)信赖:~得住。
(6)(名)戏曲中古代武将所穿的铠甲。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