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态度
【拼音】:shěn měi
词语解释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主要是心理状态。它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影响,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⒈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主要是心理状态。它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影响,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
网友释义审美态度(aestheticattitude)是指审美个性心理倾向,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对事物美的持久而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包括对事物的审美价值的认识、对事物的审美情感、对事物美的感知、欣赏、评价和创造的行为倾向。有别于科学态度,表现在:它不致力于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不涉及概念思维。如果有意识地利用概念对审美对象进行分析、批判、肯定或否定,审美态度便立即消失。它也不同于实用态度,表现为:它不关心行动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旦把注意力转移到实用生活目的上,审美态度便不复存在。它还表现为对审美形态的接纳和理解。任何客体和任何艺术品的审美特征都以不同的形态出现,给人以不同类型的美感体验。
1.尼采主张对人生的审美态度,提出了“强力意志”、“酒神精神”等命题,但是其审美主义致力于“审美形而上学”而忽略生活。
2.它将最高的和谐“太和”作为自己的美学理想,以“贵时通变”的审美态度,在对生命本体的殷殷关注中体认出生生不已的生命之美。[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3.它将最高的和谐“太和”作为自己的美学理想,以“贵时通变”的审美态度,在对生命本体的殷殷关注中体认出生生不已的生命之美。(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shěn
[shěn]
1. 详细,周密:审慎。审视。
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审查。审定。审订。审核。审美。审计。审评。审时度势。
3. 讯问案件:审理。审判。审讯。公审。
4. 知道:不审近况如何?
5. 一定地,果然:审如其言。
读音:měi
[měi]
(1)(名)美丽;好看
(2)(动)使美丽:~容。
(3)(形)令人满意;好:价廉物~|日子过得挺~。
(4)(动)〈方〉得意:夸了他几句;他就~得不得了。
(5)(名)指美洲:南~。
(6)(名)指美国:~元。
读音:tài
[]
(1)(名)形状;状态
(2)(名)一种语法状态:主动~|被动~。
读音:dù,duó
[]
[ dù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气度。
9. 考虑,打算: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 duó ]1. 计算,推测: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