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惟
【拼音】:fēi wéi
【注音】:ㄈㄟㄨㄟˊ
【结构】:非(独体结构)惟(左右结构)
【简体】:非惟
【繁体】:非惟
词语解释非惟fēiwéi。(1)不但,不仅。非惟[fēiwéi]⒈不但,不仅。例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英notonly;
基础解释不但,不仅。
引证解释⒈见“非唯”。
综合释义见“非唯”。非惟[fēiwéi]不但。《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非惟雨之,又润泽之,非惟偏之,我汜布护之。」也作「非唯」。
汉语大词典见“非唯”。《汉语大词典》:非唯 拼音:fēiwéi亦作“非惟”。不只;不仅。《左传·昭公八年》:“子大叔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汉司马相如《封禅文》:“非唯雨之,又润泽之。”明李东阳《〈琼楼吟稿〉序》:“﹝杜诗﹞非惟不易学,亦不易读也。”
国语辞典不但。《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非惟雨之,又润泽之,非惟偏之,我汜布护之。」也作「非唯」。非惟[fēiwéi]⒈不但。也作「非唯」。引《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非惟雨之,又润泽之,非惟偏之,我汜布护之。」
其他释义1.见'非唯'。
1.一个人能顺从别人当然很好,但必须表明这是出于对他的尊敬,而非惟命是从。
2.宿世根由,一朝觌面,非惟子不能无我,我亦不能无子。
3.此举直令片甲不存,奈何先生非惟不据大船,竟留小船与之渡江?
4.杂纷纭,倏忽万状,非惟无暇于检核,亦并不容于思议。
5.良马非独骐骥,利剑非惟干将,美女非独西施,忠臣非独吕望。
6.循名核实,颇有未妥;以所皈依者为僧伽,非惟皈依某师一人故。
7.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8.混淆黑白,颠倒是非,惟所欲为,莫之能制。
9.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10.孤舟远颺去无归,悲莫悲兮生别离,徒留嗟者怨落晖,昔人非,惟賸年年秋雁飞。绮罗生
读音:fēi
[fēi]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读音:wéi
[wéi]
(1)(副)单单。
(2)(副)只是。
(3)(助)〈书〉用在年、月、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