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珪缺璧
【拼音】:duàn guī quē bì
【注音】:ㄉㄨㄢˋㄍㄨㄟㄑㄩㄝㄅ一ˋ
【词性】:成语。
【繁体】:斷珪缺璧
词语解释亦作'断珪缺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基础解释见“断圭碎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引证解释⒈见“断圭碎璧”。
出处清·叶廷琯《吹网录·二础云麾碑》:“余近得拓本,字虽漫漶,其存者尚有神采。断珪缺璧,弥见珍奇。”
其他释义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同“断圭碎璧”。
近义词 断圭碎璧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读音:quē
[quē]
(1)(动)缺乏;短少:~人|~肥|~水。
(2)(动)残破;残缺:这本书~了两页。
(3)(动)该到而未到:~勤|~席。
(4)(动)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肥~。
读音:bì
[bì]
(名)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美玉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