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字诗
【拼音】:dié zì shī
【结构】:叠(上中下结构)字(上下结构)诗(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基础解释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网络解释叠字诗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一个词,也称“重言词”。叠字的恰当动用,可以增加语语言的音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民歌中用得最多。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以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此后,又有叠字词、叠字曲出现。
综合释义动用迭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清赵翼《陔馀丛考·迭字诗》:“叠字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等句,连用六叠,此为创体……后人遂转有以此为工。有一句叠三字者,吴融《秋树》诗云‘一声南鴈已先红,槭槭凄凄叶叶同’是也;有一句内连三字者,如刘驾云‘树树树梢啼晓鶯,夜夜夜深闻子规’是也;有两句连三字者,如白乐天云‘新诗三十轴,轴轴金玉声’是也;有两句叠四字者,如柳子厚诗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是也。”叠字诗[diézìshī]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读音:dié
[dié]
(1)(动)一层加上一层;重复:重~。
(2)(动)折叠(衣被、纸张等):~被。
读音:zì
[zì]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
读音:shī
[shī]
(名)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抄|~词|~风|~集|~句|~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