緑幺
【拼音】:lǜ yāo
词语解释亦作“绿腰”。唐代乐曲名。
引证解释⒈亦作“绿腰”。唐代乐曲名。贞元时乐工进曲,德宗令录出要者,故称“录要”,后转呼“绿腰”,或作“六幺”。见唐段安节《琵琶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引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復挑,初为《霓裳》后《緑腰》。”古直《杂感寄楚伧一厂》诗之四:“夜深灯火樊楼上,偷听红儿谱《緑幺》。”
其他释义1.亦作'緑腰'。2.唐代乐曲名。贞元时乐工进曲,德宗令录出要者,故称'录要',后转呼'绿腰',或作'六幺'。见唐段安节《琵琶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
读音:lǜ,lù
[lǜ]
[ lǜ ]帝王受命的符录。
[ lù ]1.像草和树木叶壮盛时的颜色,蓝颜料和黄颜料配合时即呈绿色,古时谓之青黄色。
2.指绿叶。
3.乌黑色。
读音:yāo
[yāo]
(1)(名)数目中的“一”叫“幺”(只能单用;不能组成合成数词;也不能带量词。现在说数字时也用来代替“一”)。
(2)〈方〉排行最小的:~妹|~叔。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