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衢大道
【拼音】:tōng qú dà dào
【注音】:ㄊㄨㄥㄑㄨˊㄉㄚˋㄉㄠˋ
【简体】:通衢大道
【繁体】:通衢大道
词语解释同“通衢广陌”。叶文玲《“殿堂”稚语》:“呵,在千山万岳中,一点一点炸掉它,挖出一条通衢大道是何等的艰难!”通衢大道[tōngqúdàdào]⒈同“通衢广陌”。叶文玲《“殿堂”稚语》:“呵,在千山万岳中,一点一点炸掉它,挖出一条通衢大道是何等的艰难!”
基础解释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指四通八达的宽广道路。
国语辞典通往四面八方的交通要道,如:「罗马古城通衢大道的遗迹,令人想见当日街道规划的用心。」通衢大道[tōngqúdàdào]⒈通往四面八方的交通要道。例如:「罗马古城通衢大道的遗迹,令人想见当日街道规划的用心。」
辞典简编版通往四面八方的交通要道。 【造句】罗马古城通衢大道的遗迹,令人想见当日街道规划的用心。
高级汉语词典四通八达的大道,指交通要道
出处《玄怪录·崔绍》
其他释义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道:道路。四通八达的道路。
反义词 羊肠小道
1.区间的逼仄,使人和环境的距离一下子消失,进与退并不那么宽敞阔落,这里没有通衢大道,也没有庙堂广场,有的只是一路挤挨一路簇拥着脚步去来的居家。
2.大家表示,实施“强县”战略必将带动哈尔滨市县域经济走上一条城乡一体、富民强县的通衢大道,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为全市发展提供强劲的助推力量。
3.这也是沙城的一个奇处,巨大的城池中纵横着十九道通衢大道,错落着风格各异的台阁楼榭,各自有匾额标注功用。
4.多座厂房被拆除,晋中市城区迎宾街东延道路改造工程即将进入建设阶段,这条街道数十年的“断头路”历史也将随之结束,成为又一条横跨东西城区的通衢大道。
5.这茶楼的位置极好,紧靠着正阳门,坐落在南北通衢大道的路东,早年间是处银楼,九城知。
6.那时的茶楼茶居,多半是在通衢大道的显要地头,骑楼下的门面通常用原木铺设,阔落气派。
7.张荣祥说,据复旦校史资料记载,夏坝沿江铺有通衢大道,夹道梧桐成荫。
8.据悉,府东街、府西街未来将形成一条从汾河东岸到东环过境高速公路的通衢大道,会大大缓解老城区道路通行的压力。
9.且刻在大石碑上,立于首都平城的通衢大道上,“往来见者咸以为笑,北人无不忿恚,相于谮浩于帝,以为暴扬国恶。
10.交通建设的一个个重大突破,正在铺设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通衢大道。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读音:qú
[qú]
(名)〈书〉通畅的大路。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