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道
【拼音】:xī dào
【注音】:ㄒ一ㄉㄠˋ
【结构】:西(独体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1.西边的路。2.指西部。西道[xīdào]⒈西边的路。⒉指西部。
基础解释西边的路。指西部。
引证解释⒈西边的路。《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车师王之走乌孙也,乌孙留不遣。遣使上书:愿留车师王,备国有急,可从西道以击匈奴。引汉许之。”⒉指西部。引《意林》卷三引汉桓谭《新论》:“张子侯曰:‘扬子云,西道孔子也,乃贫如此!’吾应曰:‘子云亦东道孔子也。昔仲尼岂独是鲁孔子,亦齐楚圣人也。’”
网络解释西道西道
综合释义西边的路。《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车师王之走乌孙也,乌孙留不遣。遣使上书:愿留车师王,备国有急,可从西道以击匈奴。汉许之。”指西部。《意林》卷三引汉桓谭《新论》:“张子侯曰:‘扬子云,西道孔子也,乃贫如此!’吾应曰:‘子云亦东道孔子也。昔仲尼岂独是鲁孔子,亦齐楚圣人也。’”
汉语大词典(1).西边的路。《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车师王之走乌孙也,乌孙留不遣。遣使上书:愿留车师王,备国有急,可从西道以击匈奴。汉许之。”(2).指西部。《意林》卷三引汉桓谭《新论》:“张子侯曰:‘扬子云,西道孔子也,乃贫如此!’吾应曰:‘子云亦东道孔子也。昔仲尼岂独是鲁孔子,亦齐楚圣人也。’”
1.张含有《得升庵黎州勾当,便道还乡消息》诗,知道他还从大邑便道还新都,拜扫先人的坟墓,与已阔别了十年的黄夫人团聚,而后仍由西道返滇。
2.见到青西道人回来,那几人也是站起身子,高低不齐,肥瘦不一,同时轻声说道;“师傅,您回来啦?”。
3.马启西和西道堂在施行宗教仪式中吸收了马明心的宗教改革思想。
4.南西,道贺新婚!你们俩真是健全的佳偶。让我祝福你们一切顺利!光科。
5.左右神策军屯驻京兆府、京畿道和京西道。
6.大赏封官进阶之后,一众人等阶段欢喜,李承泽又命出钱千贯犒赏诸军,一时之间,陈国王府人心归附,不知朝廷、山南西道衙门是做何物也。
7.河西道大漠,统万城客栈密道内。
8.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是清末民初由马启西创建于甘肃省临潭县旧城一个宗教社团。
9.丙辰,诏行台源子恭将步骑一万出西道,杨昱将募士八千出东道以讨之。
10.红旗南路与迎风道交口,水上东路与苍穹道交口,水上东路与霞光道交口,快速路密云路与芥园西道交口南侧天桥,快速路密云路与延安路交口西侧天桥。
读音:xī
[xī]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