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藻
【拼音】:píng zǎo
【注音】:ㄆ一ㄥˊㄗㄠˇ
【结构】:苹(上下结构)藻(上下结构)
【繁体】:蘋藻
词语解释1.苹与藻。2.泛指祭品。3.用作祭祀的代称。4.借指妇女的美德。苹藻[píngzǎo]⒈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⒉泛指祭品。⒊用作祭祀的代称。⒋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
引证解释⒈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引《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汉郑玄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苹藻,所以成妇顺也。”⒉泛指祭品。引唐韩愈《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明李东阳《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诗:“鲁郡山川归旧国,孔林苹藻荐新盘。”⒊用作祭祀的代称。引唐韩愈《顺宗实录五》:“﹝王氏﹞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宋司马光《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苹藻必亲,无违妇职。”⒋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引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明陈汝元《金莲记·昼锦》:“﹝王氏﹞嗣育兰蓀,孝全苹藻。”《镜花缘》第四二回:“女子而嫻文艺,亦增苹藻之光。”
网络解释苹藻苹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íngzǎo,是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综合释义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汉郑玄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苹藻,所以成妇顺也。”泛指祭品。唐韩愈《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明李东阳《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诗:“鲁郡山川归旧国,孔林苹藻荐新盘。”用作祭祀的代称。唐韩愈《顺宗实录五》:“﹝王氏﹞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宋司马光《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苹藻必亲,无违妇职。”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明陈汝元《金莲记·昼锦》:“﹝王氏﹞嗣育兰蓀,孝全苹藻。”《镜花缘》第四二回:“女子而嫻文艺,亦增苹藻之光。”
汉语大词典(1).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汉郑玄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苹藻,所以成妇顺也。”(2).泛指祭品。唐韩愈《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明李东阳《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诗:“鲁郡山川归旧国,孔林苹藻荐新盘。”(3).用作祭祀的代称。唐韩愈《顺宗实录五》:“﹝王氏﹞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宋司马光《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苹藻必亲,无违妇职。”(4).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明陈汝元《金莲记·昼锦》:“﹝王氏﹞嗣育兰荪,孝全苹藻。”《镜花缘》第四二回:“女子而娴文艺,亦增苹藻之光。”
其他释义1.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2.泛指祭品。3.用作祭祀的代称。4.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
读音:píng,pēng
[píng]
[ píng ]1. 〔苹果〕a.落叶乔木,开白花;b.这种植物的果实,球形,红色或黄色,味甜或略酸。
2. (蘋)
[ pēng ]1. 〔苹萦〕回旋的样子,如“争湍苹苹,汨活澎濞”。
读音:zǎo
[zǎo]
(1)(名)藻类植物:小球~。
(2)(名)科学家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
(3)(名)华丽的文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