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丑寅卯
【拼音】:zǐ chǒu yín mǎo
【注音】:ㄗˇㄔㄡˇ一ㄣˊㄇㄠˇ
【词性】:成语。
【繁体】:子醜寅卯
词语解释子丑寅卯zǐ-chǒu-yín-mǎo。(1)十二地支依次序排列的前四个。比喻一套道理或原因。子丑寅卯[zǐchǒuyínmǎo]⒈十二地支依次序排列的前四个。比喻一套道理或原因。英underlyingreasons;成语解释子丑寅卯
基础解释十二地支依次序排列的前四个。比喻一套道理或原因
综合释义四个地支。多指事理。他对此事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网友释义子丑寅卯,联合式成语,四个地支。联合式,作宾语,多指事理。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曰:‘如何是十二时?’师曰:‘子丑寅卯。’僧礼拜。师示颂曰:‘十二时中那事别,子丑寅卯吾今说。若会唯心万法空,释迦、弥勒从兹决。’”
其他释义四个地支。多指事理。
反义词 甲乙丙丁
1.子丑寅卯四营随我去堵决口,上官,欧阳你们二人各带四营,上官远山去运土石料,欧阳邵源派人巡视堤坝。
2.除此以外,设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锦衣卫拨给,分为子丑寅卯十二颗,颗管事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
3.经史子集不翻,诗词歌赋不会,琴棋书画不晓,子丑寅卯不懂,伯仲叔季不分,甲乙丙丁不闻,再从头,望宫阙,难拾旧时爱。
4.第一是大壹贰叁肆,第二是小一二三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
5.回到家里,二姨自然盘根问底。我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
6.女人天生是敏感的,韩涵总觉得艾莉娜看杜洋的眼神有些不对劲儿,但又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搜肠刮肚,似乎只有“朦胧”。
7.你丫倒是说话啊,别不是根本看不出来吧,今儿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你就卷铺盖卷儿回家吧。
8.古代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子丑寅卯标记,宋朝以后,又将每个时辰平分成“初”。
9.打定主意,他就扯开嗓子叫坠儿进来,打算严加审问,非把胡晚娘的子丑寅卯给逼供出来不可!转眼间,只见坠儿进来,怯生生福了一福坠儿见过姑爷。
10.所谓批字看相,都是胡诌八扯,风水命理,更是胡说八道,他每天摇头摆尾,子丑寅卯,都是蒙事,骗一个是一个。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chǒu
[chǒu]
1.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2.用于计时: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3.传统戏剧角色名:丑角。丑旦。
4.相貌难看:丑陋。
5.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
读音:yín
[yín]
(名)地支的第三位。参看〔干支〕。
读音:mǎo
[mǎo]
(1)(名)地支的第四位。参看〔干支〕。
(2)(名)卯眼。某些器物的零件或部件利用凹凸方式相连接的地方的凹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