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且
【拼音】:yì qiě
【注音】:一ˋㄑ一ㄝˇ
【结构】:亦(独体结构)且(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指又,而且。亦且[yìqiě]⒈又,而且。
引证解释⒈又,而且。引《荀子·王制》:“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非唯致果为毅,亦且厉辞为武。”《水浒传》第十二回:“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復前职。亦且高俅那厮现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红楼梦》第五九回:“未免又气又恨,亦且迁怒于众。”
网络解释亦且“亦且”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又,而且,《荀子·王制》有所记载。
综合释义又,而且。《荀子·王制》:“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非唯致果为毅,亦且厉辞为武。”《水浒传》第十二回:“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復前职。亦且高俅那厮现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红楼梦》第五九回:“未免又气又恨,亦且迁怒于众。”
汉语大词典又,而且。《荀子·王制》:“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檄移》:“非唯致果为毅,亦且厉辞为武。”《水浒传》第十二回:“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亦且高俅那厮现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红楼梦》第五九回:“未免又气又恨,亦且迁怒于众。”
其他释义1.又,而且。
1.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此书所载,虽闺阁琐事,儿女闲情,然如大家所谓四行者,历历有人,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
3.宋青书之前荒芜招式,亦且并无与人动手经验,但悟性却是极高,二十四字轮番使来,不枝不蔓,条理分明。
4.今你家若把贫来推辞,不但失了此一段好姻缘,亦且辜负那小娘子这一片志诚好心。
5.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
6.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7.流积成风,虽有忠信之质,亦且迷溺其间,不自知觉。
8.为日益增长的法律报告所惧亦且一大错误。
9.一毂辘扒将起来,拜着道土道“多蒙仙长佳果之味,不但解了饥渴,亦且顿悟前生。
10.亦且仗义疏财,偷来的东西,随手散与贫穷负极之人。
读音:yì
[yì]
(1)(副)〈书〉也(表示同样);也是:反之~然|人云~云。
(2)(Yì)姓。
读音:qiě,jū
[qiě]
[ qiě ]1.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且大。尚且。况且。
2. 表示暂时:苟且偷安。姑且。
3. 表示将要、将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
4.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且走且说。
5. 表示经久:这双鞋且穿呢!
6.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且说。
7. 姓。
[ jū ]1. 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
2. 多的样子。
3. 农历六月的别称。
4. 敬慎的样子:“有萋有且”。
5. 古同“趄”,趑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