恂慄
【拼音】:xún lì
【繁体】:恂慄
【拼音】:xún lì
基础解释恐惧战栗。
汉语大词典恐惧战慄。《礼记·大学》:“瑟兮僩兮者,恂慄也。”郑玄注:“恂字或作峻……言其容貌严栗也。”朱熹集注:“恂慄,战惧也。”宋沈括《泗州龟山水陆禅院佛顶舍利塔记》:“近岁过之,则舟人鼓气自若,无复向日危惧恂慄之色。”景耀月《古诗》:“恂慄煎中膈,焦灼摧妙颜。”
辞典修订版畏惧害怕。《礼记.大学》:「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宋.沈括〈泗州龟山水陆禅院佛顶舍利塔记〉:「近岁过之,则舟人鼓气自若,无复向日危惧恂栗之色。」
读音:xún
[xún]
1. 相信:“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2. 畅通:恂达。
3. 〔恂恂〕a.担心的样子,如“吾恂恂而起,视其缶”;b.谦恭谨慎的样子,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c.同“循循”。
4. 恐惧,惶急:恂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