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民
【拼音】:yì mín
【注音】:一ˋㄇ一ㄣˊ
【词性】:名词。
【结构】:逸(半包围结构)民(独体结构)
【简体】:逸民
【繁体】:逸民
词语解释逸民yìmín。(1)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逸民[yìmín]⒈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英recluse;hermit;
基础解释◎逸民yìmín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
引证解释⒈指遁世隐居的人。引《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何晏集解:“逸民者,节行超逸也。”《汉书·律历志序》:“周衰官失,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颜师古注:“逸民,谓有德而隐处者。”晋陆机《招隐》诗:“寻山求逸民,穹谷幽且遐。”清孙枝蔚《寄题范眉生幽草轩》诗:“庭户如空谷,交游半逸民。”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我希望目前的文艺家,并没有古之逸民气。”
网络解释逸民逸民在,汉语词汇。
释义recluse;hermit]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
汉语大词典指遁世隐居的人。《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何晏集解:“逸民者,节行超逸也。”《汉书·律历志序》:“周衰官失,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颜师古注:“逸民,谓有德而隐处者。”晋陆机《招隐》诗:“寻山求逸民,穹谷幽且遐。”清孙枝蔚《寄题范眉生幽草轩》诗:“庭户如空谷,交游半逸民。”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我希望目前的文艺家,并没有古之逸民气。”
国语辞典节行超俗,遁世隐居的人。逸民[yìmín]⒈节行超俗,遁世隐居的人。引《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金·刘著〈月夜泛舟〉诗:「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作逸民。」英语recluse,hermit法语reclus,ermite
辞典修订版节行超俗,遁世隐居的人。《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金.刘着〈月夜泛舟〉诗:「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作逸民。」
法语ermite、reclus
其他释义避世隐居之人:寻山求逸
1.王逸民告诉记者,邀请他过来参展的沈阳主办方与南湖公园花卉市场签订了协议,不过里面具体的赔偿问题条款他还不是很清楚,要过两天才能得知。
2.石苞桑之固,凡我同胞,皆食数圣人之旧德与历代逸民遗"忧患之所饷遗也,故曰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3.看到宋逸民迟疑,秦轩趁热打铁道尊夫人之事,想必宋兄一定十分痛恨凶手。
4.本文从对逸民遗民的界定入手,研究了身处元末明初的倪瓒心态及思想的变化,从而廓清了倪瓒在元明易祚之际逸民遗民身份及心理变化。
5.本来嘛,那小翠嫌贫爱富,勾三搭四,听说与朱洪文还有染,依我看定是小翠勾搭上主人宋逸民,妒忌梁倩,下毒害人的。
6.本人现签署以证明以上提供所有资料之真确性,并允许岭南忠信逸民堂旧生会使用以上有关资料作奖学金筛选之用途。
7.会议伊始,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许逸民便把一个大家最关切的问题提了出来——汉字简繁转换问题。
8.重庆市逸民财务公司老总王风左手撑在办公桌上,右手抓着一摞资料,用力在空中挥舞着,身体前倾,口中喷出的唾沫都溅到面前站着的一排小弟兼公司员工的脸上。
9.郭维城徐斌陈力邓少东查国桢罗华生吴烈李逸民。
10.本可以安享富贵,终老此乡,逸民适志,诗酒养疏慵。
读音:yì
[yì]
(1)(形)安乐;安闲:安~|以~待劳|一劳永~。
(2)(动)逃跑:奔~|逃~。
(3)(动)避世隐居:隐~|~居。
(4)(动)散失;失传:~文|~书|~事|~闻。
(5)(动)超过一般:超~|~群。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