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之已疠
【拼音】:pèi zhī yǐ lì
【繁体】:佩之已癘
【拼音】:pèi zhī yǐ lì
词语解释佩之可以止疠疫也。《山海经》:「浮山有草麻,叶方茎赤花黑。实臭如蘼芜,名曰薰草,佩之可以已疠。」
读音:pèi
[pèi]
(1)(动)佩带:~刀|腰~盒子枪。
(2)(名)古时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玉~。
(3)(动)佩服:钦~|这种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十分可~。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lì,lài
[lì]
[ lì ]1. 瘟疫:疠疫。
2. 恶疮。
3. 杀。
[ lài ]1. 古同“癞”,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