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头
【拼音】:mò tóu
【注音】:ㄇㄛˋㄊㄡˊ
【结构】:抹(左右结构)头(独体结构)
【简体】:抹头
【繁体】:抹頭
词语解释犹言抹脖子。抹头[mòtóu]⒈犹言抹脖子。
基础解释犹言抹脖子。
引证解释⒈犹言抹脖子。引《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祇是智姐嚎天痛哭,上弔、抹头,饭也不吃。”
网络解释抹头抹头是槅扇与槛窗扇上不可缺少的横向构件。因槅扇与槛窗较高并经常开启,为防止开榫或变形设抹头予以加固。抹头的位置及样式的变化还可使槅扇与槛窗增加美观效果。
综合释义犹言抹脖子。《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祇是智姐嚎天痛哭,上弔、抹头,饭也不吃。”抹头[mòtóu]刎颈自杀。《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你告诉俺说在京里闷的上吊,你这只好抹头罢!」抹头[mòtóu]转身。如:「他一抹头便进屋里去了。」绑在额头上的布巾。如:「他戴了一条红抹头。」也作「抹额」。
汉语大词典犹言抹脖子。《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祇是智姐嚎天痛哭,上吊、抹头,饭也不吃。”
国语辞典刎颈自杀,如:「他一抹头便进屋里去了。」抹头[mǒtóu]⒈刎颈自杀。引《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你告诉俺说在京里闷的上吊,你这只好抹头罢!」抹头[mòtóu]⒈转身。例如:「他一抹头便进屋里去了。」⒉绑在额头上的布巾。也作「抹额」。例如:「他戴了一条红抹头。」
辞典修订版刎颈自杀。《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你告诉俺说在京里闷的上吊,你这只好抹头罢!」
其他释义1.犹言抹脖子。
1.站在对前面显得白白胖胖的男子抹了抹头上的虚汗,有点气喘吁吁的说道。
2.二狗用袖口抹了抹头上豆大的汗珠,惊恐地对着我父亲说“刘……刘叔……可不得了了……他……他们在盗墓!”。
3.回到自己的屋子,抹了抹头上冷血娘的,这次事可大了,新宋幕阀屠丽主,盛唐墓阀凤山丽主今晚一定都要出手,要夺那东方小日大墓主。
4.抹头时留主干的高低视花卉种类而定。
5.吴空抹了抹头上的冷汗,小声问“能跟我仔细说说吗?”。
6.唐枫抹了抹头上豆大的汗珠,面上有些狐疑的问。
7.少年抹了抹头上的冷汗,庆幸自己的反应快。
8.她头上束一条“抹额”,又称“抹头”,这束在额上的巾,是行军的用品,又称军容抹额。抹额的颜色可分别军人的属队和军阶,到宋以后才成为一般饰物,至明而盛行。
9.傅念抹抹头,对着不远处的考官吐吐舌头!!小笑着。
10.老王抹了抹头上的汗珠,转头示意王健。
读音:mǒ,mò,mā
[mò]
[ mǒ ]1. 涂:涂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饰)。抹黑(喻丑化)。抹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亦称“抹刀”)。
2. 揩,擦:抹拭。哭天抹泪。
3. 除去,勾掉,不计在内:抹煞。
4. 轻微的痕迹:“林梢一抹青如画”。一抹余晖。
[ mò ]1. 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抹墙。抹石灰。
2. 紧靠着绕过去:抹头。抹身。
3. 用手指轻按,奏弦乐指法的一种。
[ mā ]1. 擦:抹桌子。
2. 按着向下移动、除去:抹不下脸来(碍于脸面或情面)。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