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亭
【拼音】:xī yáng tíng
【注音】:ㄒ一一ㄤˊㄊ一ㄥˊ
【结构】:夕(独体结构)阳(左右结构)亭(上下结构)
【繁体】:夕陽亭
词语解释亭名。故址在河南省洛阳市西。东汉延光年间,太尉杨震被谮遣归,饮鸩死于此亭。晋贾充出镇关中,百僚饯行于此亭。唐朝也以此亭为饯送之所,改名'河亭'。后借指送行饯别之处。
基础解释亭名。故址在河南省洛阳市西。东汉延光年间,太尉杨震被谮遣归,饮鸩死于此亭。晋贾充出镇关中,百僚饯行于此亭。唐朝也以此亭为饯送之所,改名/'河亭/'。后借指送行饯别之处。
引证解释⒈亭名。故址在河南省洛阳市西。东汉延光年间,太尉杨震被谮遣归,饮鸩死于此亭。晋贾充出镇关中,百僚饯行于此亭。唐朝也以此亭为饯送之所,改名“河亭”。后借指送行饯别之处。参阅《后汉书·杨震传》、《晋书·贾充传》。引清钱谦益《戊辰七月应诏赴阙车中言怀》诗:“夕阳亭下人还过,端礼门前石尚蹲。”清赵翼《赠李莪洲孝廉》诗:“夕阳亭下人挥涕,慷慨从行更高谊。”
网络解释夕阳亭夕阳亭故址在今洛阳市西。汉晋时为饯别之所·东汉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杨震至雒阳城西夕阳亭;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贾充出镇关中,公卿饯送于夕阳亭,均即此·唐改名河亭·
网友释义夕阳亭故址在今洛阳市西。汉晋时为饯别之所·东汉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杨震至雒阳城西夕阳亭;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贾充出镇关中,公卿饯送于夕阳亭,均即此·唐改名河亭·
汉语大词典亭名。故址在河南省洛阳市西。东汉延光年间,太尉杨震被谮遣归,饮鸩死于此亭。晋贾充出镇关中,百僚饯行于此亭。唐朝也以此亭为饯送之所,改名“河亭”。后借指送行饯别之处。清钱谦益《戊辰七月应诏赴阙车中言怀》诗:“夕阳亭下人还过,端礼门前石尚蹲。”清赵翼《赠李莪洲孝廉》诗:“夕阳亭下人挥涕,慷慨从行更高谊。”参阅《后汉书·杨震传》、《晋书·贾充传》。
其他释义1.亭名。故址在河南省洛阳市西。东汉延光年间,太尉杨震被谮遣归,饮鸩死于此亭。晋贾充出镇关中,百僚饯行于此亭。唐朝也以此亭为饯送之所,改名'河亭'。后借指送行饯别之处。
1.于是种邵上前当面责问董卓,董卓理屈辞穷,只好撤军回到夕阳亭。
读音:xī
[xī]
(1)(形)太阳落山时:~阳|~照。
(2)(名)泛指晚上:前~。
读音:yáng
[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读音:tíng
[tíng]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