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湿痹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湿痹

湿痹

【拼音】:shī bì

【注音】:ㄕㄅ一ˋ

【结构】:湿(左右结构)痹(半包围结构)

【繁体】:溼痹

解释

词语解释亦作'湿痹'。同'湿痹'。

基础解释亦作/'湿痹/'。同/'湿痹/'。

引证解释⒈同“湿痺”。亦作“溼痹”。引晋葛洪《抱朴子·喻蔽》:“若以所言不纯,而弃其文,是治珠翳而剜眼,疗溼痹而刖足。”中医学病名。痺症类型之一。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黏腻滞着所致。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痺。湿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栾荆》:“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癲癎狂痉,湿痺寒冷疼痛。”

网络解释湿痹湿痹,病名。

综合释义同“湿痺”。亦作“溼痹”。晋葛洪《抱朴子·喻蔽》:“若以所言不纯,而弃其文,是治珠翳而剜眼,疗溼痹而刖足。”中医学病名。痺症类型之一。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黏腻滞着所致。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痺。湿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栾荆》:“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癲癎狂痉,湿痺寒冷疼痛。”

汉语大词典同“湿痹”。亦作“湿痹”。晋葛洪《抱朴子·喻蔽》:“若以所言不纯,而弃其文,是治珠翳而剜眼,疗湿痹而刖足。”中医学病名。痹症类型之一。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黏腻滞着所致。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栾荆》:“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癫痫狂痉,湿痹寒冷疼痛。”

其他释义1.亦作'湿痹'。同'湿痹'。

湿痹造句更多 >>

1.功能祛风痰,通经络,镇痉止痛,散结解毒,主要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痰核,阴疽肿毒,毒蛇咬伤。

2.可用于治疗热结尿闭,高热烦躁、抽搐,闭经半身不遂,咳嗽喘急、肺炎、慢性肾炎、小儿急慢惊风、癫痈、高压、风湿、痹症、结石、黄疽等多种疾病。

3.这里的对症主要是根据中医学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为痹症,并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四种类型。

4.夏日炎炎,人体需水量大,可以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但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不能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5.运动之后,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千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6.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

7.方中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使所有药味能够协同发挥作用,共达补养肝肾、养血通络、祛除风寒湿痹的目的。

8.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9.据了解,草乌又名“断肠草”,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10.川木瓜味酸、性微温,首要作用是祛湿痹,舒筋活络,风湿痛患者可以多吃些。

字义分解

读音:shī

[shī]

形)沾了水的或显出含水分多的:~病|~度|~气。

读音:bì

[bì]

名)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湿痹相关成语

湿痹相关词语

上一个:痛痹

下一个:顽痹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